6月7日至8日,由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大會”在北京召開。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在致辭中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始終高度重視農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工作,已在綠色投入品、綠色技術、綠色標準及綠色模式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優秀科研成果。中國農科院將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一起,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與政策謀劃,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支撐服務。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致辭中強調,要從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完善技術支撐體系、發展內生動力、延長低碳產業鏈和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等五個方面做好工作,推進農業現代化強國建設。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發布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報告顯示:我國農業克服了重大疫情和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持續向好。2015至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從75.19提升至77.53,提高了2.34。
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余欣榮作了題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若干問題》的主旨報告。余欣榮指出,農業綠色發展既是解決中國農業發展現實問題的“金鑰匙”,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持久動力。中國農業要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必須牢牢抓住農業科技3.0階段的戰略機遇期,推進資源消耗型集約農業向環境友好型綠色農業轉型。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市場需求及政策引導的合力作用,自覺、科學地肩負起農業綠色發展事業使命和擔當。
沈陽農業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作了題為《新時期我國設施蔬菜綠色發展機遇、挑戰與對策》的主旨報告。李天來認為,我國設施蔬菜產業面臨著投入品過量、逆境障礙調控無序、產品品質下降及資源匱乏等嚴峻挑戰,設施蔬菜產業應以綠色生產為指導、以工程技術為依托、以政策制度為引領,走標準化、園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維才作了題為《表型組科學技術在農業綠色發展中的應用和趨勢》的主旨報告。楊維才指出,表型組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精準化管理生產全過程的前沿技術,為實現作物精準設計、精準灌溉、精準施肥等提供最佳決策方案,為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會上,甘肅省酒泉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王雁分享了在戈壁灘發展戈壁生態農業經驗和做法。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琴介紹了脆稈水稻品種選育優化的研究進展。江西省豐城市委書記徐結強交流了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的做法和成效。
大會主旨報告之后,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下屬專業委員會圍繞“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產業空間布局優化、新時期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種養循環綠色技術產業化、耕地智能監測與評價、農業防災減災與風險管理、秸稈利用綠色技術與發展、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建設與發展”七個專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來自全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及政府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農業綠色發展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學術體會、傳播先進技術。
(第二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產業大會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