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雙9號是我國第一個聚合了雙低、高產、高含油量、高蛋白質、高抗倒伏、抗菌核病和病毒病等8項重要優異性狀于一體的油菜品種。
本報訊(記者黃明明 通訊員余波)記者近日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統計數據,中雙9號連續9年成為我國推廣面積最大的優質常規油菜和推廣面積最大的5個油菜品種之一,并成為優異的育種親本材料,被全國油菜育種單位廣泛利用。
據了解,中雙9號由油料所研究員王漢中主持選育,是我國第一個聚合了雙低、高產、高含油量、高蛋白質、高抗倒伏、抗菌核病和病毒病等8項重要優異性狀于一體的油菜品種,有效克服了優質與高產、優質與抗逆、高含油量與高產、高蛋白質之間的矛盾,綜合優勢十分突出。
中雙9號于2002年和2005年分別通過湖北省和國家審定,2006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品種國家區試平均畝產172.74公斤,平均含油量42.66%,增產十分顯著,并具有良好的穩產性和廣泛的適應性。
據王漢中介紹,中雙9號綜合抗性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現在大面積推廣品種中抗菌核病能力最強的品種之一。該品種的國家區試驗菌核病平均發病率為6.83%,病毒病平均發病率僅0.40%,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居參試品種首位。由于綜合抗性突出,中雙9號大大減少了農藥使用,既有利于產品質量安全,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種植效益。
王漢中表示,中雙9號的低芥酸和低硫甙兩項雙低品質,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菜籽油脂肪酸組成均衡,營養十分豐富,榨油后的餅粕是優質高蛋白飼料。
油料所科研人員還從中雙9號中發現了新的低芥酸基因,解決了國際上低芥酸基因源單一的問題。此外,中雙9號還可以菜、油兩用。其菜苔口感脆嫩,營養豐富,維生素C和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紅菜苔要高出一半,是初春時節的一種新型蔬菜,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一條新途徑,而且摘苔不會影響菜籽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