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偉林)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日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
聯盟由全國主食原料生產、技術研發、產品研發、裝備創制、標準制修訂、保鮮物流、市場銷售、品牌建設、咨詢服務等產業鏈環節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行業組織,接受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的業務指導。
目前我國主食加工產業存在著生產研發企業少而小,產品種類和數量不足,科技含量低的現狀,難以滿足我國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主食消費需求。其中缺少協同創新、產學研脫節、科研成果難以產業化等是造成此現狀的主要原因。成立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通過開展全國科技協同創新行動,促進科技成果盡快落地轉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同時,聯盟將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監管作用,建立我國主食加工行業的準入制度,提升主食加工產品質量,實現信息共享、共同開發、聯合競爭、風險共擔、共同繁榮,保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食品安全,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主食消費需求。
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介紹說,聯盟是一個“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合作組織。聯盟將致力于構建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平臺,以產業問題為導向,集成和共享硬件、軟件資源,開展聯合研發,攻克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聯盟單位間的信息交流,為聯盟成員發展提供周到的技術指導、成果轉化、產業孵化、戰略咨詢等條件;共同承擔國家和地方的主食加工產業技術研發任務;自籌資金設立聯盟技術創新開放性課題,為攻克產業共性關鍵性難題提供資助;組織開展主食加工傳統工藝挖掘、質量安全控制、標準制修訂等工作。同時,牽頭舉辦主食加工技術交流與培訓活動,加快技術轉化與應用,協助培育國內主食知名品牌。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