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1》發布
5月25日,《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組織專家編寫,回顧與展望了國內外宏觀經濟和農業產業走勢,繼續聚焦中國農業產業競爭力,從全要素生產率、品種增產貢獻率和種業競爭力等視角剖析了中國三大主糧(稻谷、小麥、玉米)競爭力。圍繞產業熱點,全面研判了“十四五”時期中國農業—食物系統發展趨勢,并在模型預測基礎上對國家糧食安全形勢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我國谷物生產穩中有增,三大主糧全要素生產率保持增長趨勢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農業發展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全球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總體處于上升態勢,農產品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但中國農業發展穩中向好,稻谷、小麥和玉米繼續增產,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
報告指出,2020年,稻谷播種面積和產量同比增加;小麥播種面積小幅下降,單產及總產增長;玉米播種面積、單產及總產基本維持穩定。稻谷、小麥和玉米產量分別達到2.12億噸、1.34億噸和2.61億噸。生豬產能快速恢復引致的飼用需求激增,三大谷物總消費量達到6.27億噸,同比增長3.51%。其中,小麥消費增速較快,玉米其次,稻谷第三。
報告聚焦中國三大主糧競爭力,發現2004-2018年,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全要素生產率(TFP,即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總體保持增長趨勢。其中,稻谷和玉米TFP增幅高于農業平均,小麥TFP增幅低于農業平均。除玉米外,稻谷和小麥技術進步速度快于農業平均水平,技術進步對小麥、粳稻、早秈稻、中秈稻和晚秈稻TFP提升的貢獻率分別為76.13%、66.92%、49.14%、14.47%和64.52%。
水稻、玉米品種增產貢獻率相對較高,中國農作物種子競爭力呈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中國糧食增產主要來自單產增長,當前中國水稻、小麥和玉米的品種增產貢獻率分別達到45.4%、30.0%和47.3%,糧食作物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對提高中國糧食單產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指出,中國農作物種子競爭力呈上升趨勢,存在“谷物強、經濟和園藝作物弱”“科研院所強、企業弱”的特征。中國農作物種子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由2015年的0.02%上漲至2019年的1.35%,主要領域的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達到世界第一,但與法國、美國、荷蘭、丹麥等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2005-2015年,中國谷物種子的貿易順差從1357.55萬美元增至5907.04萬美元,其中稻谷種子占比達到97%以上。中國谷物種子推廣面積前5名的品種中,除玉米的先玉335外,其他品種均為國產種子;經濟和園藝作物對進口種子的依存度較高,牧草和蔬菜種子的年貿易逆差均已經超過1億美元。
另外,中國種業公司與世界領先的種業公司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研發能力和人才儲備也相對薄弱,短期內還難以應對國際競爭。盡管中國每年新通過審定的三大主糧種子已超過3700個,推廣面積前5名的品種大部分仍為“老品種”,種子研發“重量輕質”現象明顯。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梅旭榮表示,中國應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創新推進科企合作,在育種方向和結構方面鼓勵“從零到一”的突破性以及高抗逆性等種子和相關技術。
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加大,但糧食安全有保障
報告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農業產業將面臨多重風險因素,包括氣候變化、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草地貪夜蛾及非洲豬瘟等生物安全以及潛在的政策風險。
報告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糧食安全有保障,重要農產品供應能力增強。從供給來看,我國口糧生產保持穩定,玉米、大豆產量進一步增長。據中國農業產業模型(CASM)預測,2021年至2025年,中國糧食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糧食總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5年糧食產量將增至6.92億噸(1.38萬億斤),依然有能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底線不破。其中,口糧、谷物和糧食自給率分別為99.3%、93.4%、80.8%;豬肉自給率將回升至94.9%。大豆進口量繼續保持高位,玉米進口增長迅速,食糖、棉花進口壓力加大,牛肉和奶制品進口依賴程度提高。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食物消費結構向動物類食物的進一步轉型升級,糧食需求結構將持續向飼料糧和工業用糧方向轉變,種植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主要體現在玉米和大豆種植比重提升,稻谷和小麥比重下降。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