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新聞9月5日訊(記者 張艷玲)“聯合國糧農組織是世界首個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機構。此次會議正是落實聯合國糧農組織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王韌9月2日在新疆烏魯木齊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當日,由新疆農科院、新疆農業大學和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學院共同主辦的2016“推進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 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層研討會”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
聯合國糧農組織是首個響應 “一帶一路”倡議國際機構
研討會旨在推進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探索新疆與中亞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準確定位“科技絲綢”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承擔的責任和作用。精心打造推進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平臺,為國家、自治區建言獻策。
談到此次會議的初衷,王韌告訴中國網記者,聯合國糧農組織是世界首個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機構。這次會議正是落實聯合國糧農組織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
王韌說,新疆是中國政府“一帶一路”倡議的前沿陣地,在這里召開會議,大家通過思想碰撞,為國際組織、各國政府提供加快合作的建議與思路。
“這次是小型、非正式會議,是從了解現狀、分析需求和解決問題入手,主要了解中國企業與中亞國家在農業科技合作方面的現狀,分析其需求并提出解決之道。希望這次會議能形成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的想法及成果。”王韌說。
農業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核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外辦副主任鄔光榮說,農業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核心,也是我國外交領域優勢資源。新疆與中亞國家都是重要農業生產基地,雙方有科技合作的天然有利條件。
“推進與中亞國家農業科技合作, 有助于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中亞區域經濟發展。另外,通過農業外交,增進各國人民之間友誼和政治互信,有助于中亞區域社會穩定,也有助于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鄔光榮說。
圓桌討論主題圍繞中亞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與需求分析、中國-中亞農業合作平臺和能力建設、如何聚焦新疆核心區平臺、強化頂層設計和凝練重大項目、科教機構及FAO如何為政府及企業“農業走出去”提供支持等,進行“頭腦風暴”,分享見解,凝聚共識。
“農業走出去”須培育農業競爭新優勢
談到“農業走出去”,農業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藺惠芳表示,“農業走出去”是“國家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農業國際合作對全球產業鏈布局、實施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具有重要意義。
她說,農業國際合作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也是參與全球糧農治理的重要抓手
要落實好“農業走出去”,必須培育農業競爭新優勢。藺惠芳透露,“十三五”時期,農業部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涉農企業集團,實施境外全產業鏈布局,推進農業對外合作及技術交流,強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及人才隊伍建設。
食品制造與生產已成“絲綢之路”新寵。據專家測算,未來,中國食品有70萬億元的世界市場。目前,我國在農產品加工領域與中亞各國已展開多項合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所所長戴小楓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通過孔子學院、上合組織等多邊平臺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洽談相關合作協議,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互派研究生等舉措,開展交流與合作?!?/p>
“中亞10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一樣,中國與他們進行農業科技合作,要按照差異化原則,采取不同對策進行合作。比如,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一樣,也迎來營養健康新階段,我們與他們就要進行對等、互補、雙贏的合作?!贝餍鲗χ袊W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