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于技”科研攻關,馬鈴薯二倍體實生種子育種,優質高效肉牛新品種“華西牛”培育,非洲豬瘟防控,草地貪夜蛾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技術與產品研發……4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宣布投入1億元啟動科技創新工程2020年聯合攻關重大科研任務。
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將此稱為“農科院的自主科研計劃,是全院科研任務管理的核心之一。不論國家投入多少,我們先干起來,成熟一項啟動一項”。
自2020年起,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進入跨越發展新階段。通過建立重大任務“使命清單”,中國農科院將在今后幾年內陸續啟動實施一批院級聯合攻關重大科研任務,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撐。“預計至2022年共啟動30項左右,形成統一、聚焦的院級重大科研任務體系。”張合成說。
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局長任天志介紹,此次啟動實施的科研任務,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擬重點在作物分子聚合育種技術、高效固氮生物學、作物高光效育種、農業新材料、農情信息智能獲取等領域部署,持續開展原創性探索與前瞻性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擬重點在“藏糧于技”、畜禽良種培育、農業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農業綠色發展等領域部署,突破若干“卡脖子”技術與關鍵共性核心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壁壘;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擬重點在經濟作物提質增效、農產品營養與安全、優質乳工程、智能農機裝備等領域部署,創制一批重大技術產品。
在首批啟動的任務中,納入了2019年應急啟動的非洲豬瘟防控科研攻關、草地貪夜蛾防控科研攻關等任務,和已先期開展的馬鈴薯二倍體實生種子育種、畜禽用抗生素減替關鍵產品創制、作物高光效育種生物學基礎及核心材料創制、牛奶優質化科研攻關等任務,還新啟動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于技”科研攻關,肉牛、白羽肉雞、豬等主要畜禽良種化科研攻關,以及高效固氮生物學基礎與農業應用、營養型飼料專用玉米新品種培育、農業納米藥物新產品創制、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技術研發、新時代國家糧食安全與保障能力建設研究等任務。
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強調,重大科研任務是動態調整的。“做得好的項目繼續堅持;執行得不好的,或者協同機制不通暢、效果很差的項目,就及時做調整。”他希望,啟動的項目能真正發揮作用,推動大聯合、大協作,促進原始創新,培育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