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范建)國家畜禽改良研究中心項目12月3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奠基。
農業部國家首席獸醫師于康震指出,我國通過實施畜禽育種科技項目和良種工程項目,畜禽育種研究不斷深入,很多地方品種具有繁殖力高、肉質優良、抗應激、適應性強等優良特性。但前沿科學研究設施和支撐條件相對缺乏,研究力量比較分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畜禽育種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目前,國際畜禽育種研究呈生物基因資源爭奪白熱化、分子育種常規化、育種研究方式集約化、科學設施大型化和自動化特點。建立國家級畜禽育種研究平臺,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已成政府和畜牧科技界的廣泛共識。于康震希望以國家畜禽改良研究中心項目建設為契機,迎難而上,苦練內功,為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發揮更大科技支撐作用。
該項目今年6月完成項目設計,總建筑面積29778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將承擔國家動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評價與多樣性監測、動物種質特性的遺傳機理研究與優質基因挖掘、生物信息數據庫構建與品種分子設計、動物分子育種研究、轉基因動物育種與安全評價、試驗動物模型構建與利用研究、畜禽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等多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