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獲悉,該所培育的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2024年度訂單收購量達到102萬噸,面業企業以每公斤加價約0.2元的價格進行收購,僅優價部分就助力麥農增收約2億元,為2023年度該品種優價增收經濟效益的兩倍。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最新資料顯示,“中麥578”2024年夏收面積942萬畝,居全國第4位。
據悉,“中麥578”由作科所與棉花所合作育成,研究團隊采用階梯式雜交與分子標記選擇相結合,成功解決了優質強筋品種產量偏低、適應性較窄的問題。近年來,作科所小麥育種團隊以“中麥578”為抓手,持續推進“科研單位-種業企業-種植合作社-糧食貿易企業-面業集團相結合”的“五位一體”優質強筋品種產業化推廣模式,并以訂單種植帶動產業化升級,促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深度融合,助力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
據介紹,“中麥578”適宜在河南、山東、河北、安徽和江蘇北部、陜西、山西、新疆等8個小麥主產區種植,目前已通過黃淮南片和黃淮北片兩個區域的國家審定和新疆南疆審定,并連續三年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該品種因早熟優質高產的突出特性,已被確定為河北綠色噸半糧建設的首選品種。2024年,“中麥578”在河北邢臺萬畝區和新疆喀什千畝方實收,平均畝產分別達到701.1公斤和609.1公斤。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