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間,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的開局之年,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描繪了接下來一個時期中國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一個總目標
中央一號文件對“十四五”時期的“三農”工作制定了明確目標,其中三個重要任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文件提出,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邁上新臺階,農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初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百年奮斗目標已開啟新征程,2035年中國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三農”的現代化不能拖后腿,此外,雖然中國已經消除了絕對貧困,但農民收入較低和人居環境較差仍是中國發展的突出短板,必須補齊這兩個短板。
一個過渡期
2020年,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接下來一個時期,中國最為關注的就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用大量篇幅來制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方略,并提出設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渡期。
文件提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過渡期內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推動“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向記者表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目前中國謀劃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是拔掉窮根的根本。
一個遠戰略
除了短期規劃,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更體現出中國對“三農”的長遠打算,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意味著中國將蓄力推動“三農”邁上新的臺階。
李國祥表示,相比于中國的城鎮化、工業化,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一直是“拖后腿”的,在新的時期,必須加快補齊“三農”短板才能順利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目標。
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出七項目標任務,一是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二是打好種業翻身仗,三是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四是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五是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六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七是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
一片新面貌
中央一號文件還對未來五年鄉村面貌的改造工作進行了規劃。
文件要求,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提高農房設計水平和建設質量。加強村莊風貌引導,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和供水保障工程,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推動農村千兆光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移動物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統籌農村改廁和污水、黑臭水體治理,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面促進農村消費,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合作社研究院院長孔祥智表示,改善鄉村面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之一,未來5年中國將致力于在鄉村建設上取得重大進展,切實提高農村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