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鐮孢菌侵染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引起玉米穗腐、莖基腐和小麥赤霉病、莖基腐病等重大真菌病害,造成糧食嚴重減產;該病菌還可產生真菌毒素,對人畜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深入解析禾谷鐮孢菌致病和毒素合成調控機制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糧食作物真菌病害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禾谷鐮孢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閱讀器蛋白通過發生相分離,進而調控真菌毒素合成等毒性基因轉錄抑制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上。
該研究發現禾谷鐮孢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閱讀器蛋白BP1負調控致嘔毒素合成基因的轉錄。采用細胞生物學動態定位觀察等技術發現,閱讀器蛋白BP1發生液—液蛋白相分離,進而介導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的識別,并闡明了其調控致嘔毒素合成等毒性基因的轉錄抑制分子機制。該研究為科學綠色防控禾谷鐮孢菌病害和治理真菌毒素污染提供了新藥靶和理論支撐。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