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鄭海學研究員團隊解析了小RNA病毒VP3通過TP53-BAD-BAX軸誘導自噬促進病毒復制增強致病性的作用機制。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于學術期刊《自噬》。
小RNA病毒能夠在人類和動物中引起不同傳染性疾病,其進化出多種策略來操縱細胞自噬和凋亡以促進病毒復制和致病,但宿主細胞凋亡和自噬影響病毒復制和致病的機制尚不清楚。該研究發現口蹄疫病毒(FMDV)、脊髓灰質炎病毒(PV)和塞內卡病毒A(SVA)的結構蛋白VP3是病毒復制和致病過程中的關鍵毒力因子,能夠誘導細胞自噬和凋亡。
該研究利用FMDV作為模型,深入探究了這些病毒如何操縱細胞機制促進病毒復制和致病。研究結果顯示,FMDV的VP3蛋白直接與TP53蛋白相互作用,增強TP53的磷酸化,促進其轉移到線粒體,并增強TP53與BAD的相互作用,進而誘導自噬和凋亡反應。VP3誘導的自噬和凋亡對FMDV復制至關重要,但自噬在VP3介導的致病機制中發揮主導作用。VP3蛋白上的甘氨酸129位點(Gly129)被鑒定為誘導凋亡和自噬的關鍵位點。通過構建突變重組毒,發現在FMDV感染過程中,Gly129不僅對VP3與TP53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而且直接影響病毒的致病性。更有趣的是,研究者在其他小RNA病毒(如CV、EV71、SVA和PV)的VP3蛋白中也發現了該保守位點。當該位點突變為丙氨酸時,同樣能夠阻斷這些病毒VP3蛋白誘導自噬和凋亡的功能。這表明,小RNA病毒可能采用了一種共性機制利用VP3蛋白調節其生命周期與致病性。這一發現不僅有助于深入理解小RNA病毒致病機制,還為廣譜抗病毒藥物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發提供了新的靶點,為小RNA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防控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圖1 小RNA病毒VP3調控自噬和凋亡促進病毒復制的機制示意圖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鄭海學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毛箬青博士和朱紫祥研究員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生豬產業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中心重大任務、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