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4月18日在甘肅環縣山城鄉航拍的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養殖基地。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四月的黃土塬上山花爛漫,走進環縣山城鄉,一座現代化羊廠映入眼簾。寬敞的羊舍里,智能機器人來回穿梭,自動取料飼喂羊群。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是遠近聞名的“養羊大縣”,近年來,這里借助精準營養、胚胎移植、基因組選擇等技術,在傳統產業里找到了新賽道。
這是4月18日在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拍攝的羊舍一角。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機器代替了人工飼喂,而且營養搭配更精準。”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武斌說,這座種羊車間相當于一個基因種子庫,將優質種羊送到合作社擴繁生產。
目前,環縣打造了湖羊北移繁育和雜交利用全產業鏈,以育種、生產、育肥、屠宰和銷售為引領,帶動養羊農戶人均年收入超過7000元,產值突破55億元。環縣畜牧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靳善寧說,當地建成二元雜交示范點46個,采用純種選育、“多胎基因”檢測和胚胎移植技術,開展優質種羊選育,在滿足縣內養殖需求情況下,累計對外供應優質種羊4.8萬只以上。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博士岳耀敬說,他們正借助多元雜交育種技術,將不同品種綿羊的優秀基因重組聚合,讓雜交后代擁有更優質的基因。
這是4月18日在甘肅慶環肉羊制種有限公司養殖基地拍攝的新品種三元雜交羔羊。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2022年,環縣成立了肉羊種質創新中心,研究綿羊基因組選擇、胚胎移植等技術,致力于培育繁殖好、生長好、肉質好、產肉率好、抗病性好的種羊。岳耀敬說,當地已進入新品種培育的雜交創新階段,將雜交羊的優質基因固定后,就能生產更多好種羊。
4月18日,岳耀敬(前)和團隊成員討論體外胚胎發育實驗。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在環縣肉羊種質創新中心的實驗室里,岳耀敬和團隊成員正在進行精原干細胞移植實驗。“精原干細胞移植技術可以擴大優秀種公羊群體,從而擴大良種肉羊在鄉村的覆蓋面。”岳耀敬說。
靳善寧說,如今有了科技賦能,羊產業實現了“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綠色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