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常理、實習生王樂報道:日前,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牽頭的油菜遺傳改良創新團隊發現,油菜中一種調控生長素反應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的變異可調控粒重,且不改變角粒數,從而對產量產生影響。這項發現為油菜高產品種的分子設計和培育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于8月31日在線發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據了解,糧油等主要農作物的價值70%來源于種子,種子產量的遺傳改良一直是作物研究的重點,其功能基因克隆也是國際競爭的熱點。而種子產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特別是重要多倍體作物如小麥、油菜、棉花等,其基因組非常復雜,種子產量基因的圖位克隆一直未能獲得突破。
農科院油菜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利用千粒重差異顯著的甘藍型油菜品系zy72360和R1以及關聯群體,通過連鎖分析、關聯分析、親本序列比對和轉基因驗證,最終確定ARF18是調控粒重和角果長度的目標基因,該基因的過量表達可使粒重變異15%,而角粒數保持不變。研究表明,ARF18具有轉錄抑制活性。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