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其中提出,要突破10項重大前沿顛覆性技術,攻克20項核心關鍵技術、轉化300項科技創新成果、集成50項農業綠色發展模式、打造30個鄉村振興科技示范縣(鄉)、創設一批政策制度和質量標準、行業基準、培育一支“一懂兩愛”農業科技隊伍、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
農科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農科院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既是新時代農業科技的新要求,也是近幾年創新探索基礎上的新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農科院謀劃和組織實施了科技創新工程,創新科研組織方式,激發了創新活力,提升了創新能力,現代院所制度逐步完善,發展水平躍上了新臺階。依托科技創新工程,開展了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以“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產生態協調”為基本原則,在技術集成、示范轉化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引領支撐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業現代化。2014年起,中國農科院牽頭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初步搭建了科研“一盤棋”、創新“一條龍”、服務“一體化”的農業科研新格局,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任務,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支撐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大作用日益顯現。這些已有探索和實踐,為組織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據悉,行動目標是到2020年,圍繞“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的階段目標,構建一批因地制宜的綜合技術模式,實施若干整縣推進試點。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構建完善中國農科院新時代科技創新體系,使1/5左右的學科領域和研究所達到世界一流,引領全國農業科技整體躍升。到2035年,圍繞“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的階段目標,培育一支“一懂兩愛”的農業科技隊伍,重點突破一批基礎前沿技術,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轉化一批科技創新成果,集成一批農業綠色發展模式,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科技示范縣(鄉),全面支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形成若干科學高地和卓越團隊,2/3以上學科領域和研究所達到世界一流,帶動全國農業科技進入世界前列。展望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科院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院所和一流學科,帶動全國農業科技進入世界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