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家馬鈴薯主食產業化科技創新聯盟啟動儀式現場。
1月15日,國家馬鈴薯主食產業化成果展示活動暨科技創新聯盟(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現場審議通過了聯盟章程,選舉產生了聯盟理事會。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當選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所所長王鳳忠當選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所為理事長單位,來自全國39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成為理事單位。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余欣榮出席開幕式并講話。
余欣榮強調,聯盟要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加快農業綠色發展,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牢牢把握機遇,繼續扎實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充分調動馬鈴薯主食加工企業積極性,努力解決馬制約鈴薯主食原料成本偏高,加工適宜性有待改善,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卡脖子問題,開發更加注重營養化、便利化、特色化和經濟化的馬鈴薯主食產品,研發適宜主食產業化的馬鈴薯品種、節水高抗品種及種植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表示,五年來,馬鈴薯主食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創設品種選育的三級評價體系;篩選出30個加工適宜品種;新育成專用品種1個、品系3個。二是攻克技術瓶頸研制出3大類60余種300多款主食產品;開發出薯泥、薯漿、鮮薯等加工原料;確定主食配方、烹飪方法和加工工藝。三是首次提出2.5:1的營養當量系數;科學論證了馬鈴薯主食產品對血壓、血糖、血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四是年均建設試驗示范基地20個以上,核心面積累計達2萬畝以上。
活動期間還展示了國家馬鈴薯主食產業化成果。
據了解,2015年1月,我國馬鈴薯主食化戰略正式啟動,并設立“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開展聯合攻關。2015年9月,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牽頭成立了“全國馬鈴薯主食化產業聯盟”,并組建了“馬鈴薯主食化開發技術協作組”。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計劃財務司、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院辦公室、成果轉化局、科技管理局、蔬菜花卉所、食物營養所等單位領導和從事馬鈴薯主食研發工作的有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骨干企業負責人等15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