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月21-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2年工作,以科技創新工程為統領,全面部署2013年工作。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作了題為《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全面開創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展新局面》的報告,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按照農業部、財政部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科技創新工程建設,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科研保障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為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指出,2012年,全院廣大科技人員和干部職工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農業部黨組的要求,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的戰略目標,著眼長遠謀發展,服務大局強支撐,提升能力促創新,全院各項工作取得喜人成績。尤其是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涌現出一批“頂天”的農業學術成果:在水稻基礎機理、轉基因抗蟲棉天敵昆蟲演化機制以及棉花、黃瓜與煙草基因組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同時,積極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節本增效并舉,獲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立地”型實用性成果:成功選育出中浙優10號水稻、中油雜12油菜、瘦肉型北京鴨等一批動植物新品種,研發出大豆免耕播種技術、無人駕駛自動導航施藥直升機、黃曲霉毒素高靈敏檢測儀、糧食安全系統評價模型等技術產品。以第一主持單位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技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
會議強調,科技創新工程是立足中國農科院職能定位和發展基礎,精心謀劃、舉全院之力組織實施的“一號工程”,是農業部、財政部等上級部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探索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全院廣大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重大意義,站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度,以強烈的使命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勇于擔當,銳意改革,大膽探索,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會議指出,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必須堅持以“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為使命,著力解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重大科技問題。以“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突出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提高創新活力和創新效率。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開放合作,促進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加快創新步伐。更加凸顯中國農科院改革排頭兵、創新國家隊、決策智囊團的地位,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先行先試和引導發展的作用。
會議提出,全院2013年工作要按照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兩個持續提高”的工作部署,以啟動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為統領,推動全院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重點要認真組織實施好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建設,著力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加強學科領軍人才與團隊建設,進一步加大科技支農力度,扎實推進通州院區等綜合基地建設,大力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會議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態度、雷厲風行的作風,抓大事、抓重點、抓管理,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為組織實施好科技創新工程提供堅強保障。要強化院所管理職能,理順崗位設置,明確責任分工,提升管理效能;要強化作風轉變和工作落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加強服務型機關建設,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要強化黨的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性修養,推進黨務公開,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要強化創新文化建設,彰顯農科特色,傳播農科文化,增強全院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院黨組書記陳萌山作總結講話,并就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
會議期間,分管副院長分別就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國際合作、財務、基建和院區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做專項報告,還介紹了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和青年英才引進計劃,發布了全球招聘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公告,公布了2012年研究所綜合評價結果,并對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成果完成人及科研團隊和2011—2012年度院級文明單位進行了表彰。
院領導班子成員、院級老領導、兩院院士、院機關各部門和京區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院屬京外各單位黨政主要領導等近2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