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特色產業,茶產業在助力產區脫貧攻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春茶產量與產值分別占全年的近50%-70%,當前也正是我國春茶大規模投產的關鍵時期,如何把防疫與生產統籌協調是茶產業必須經歷的一次重要考試。政府、企業行業要齊心協力,緊密配合,共渡難關,確保茶產業抗疫與產銷兩不誤。
管理與服務兩手抓,多措并舉切實扶持茶葉企業。各級主產地政府要協調多方資源,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措施為茶葉企業提供資本支持,特別是要對原料收購量大、銷售渠道多的企業提供特殊支持。在人力資源上,要通過政府渠道協調大量采摘工的跨區域流動,有序安排外地采工進場。動員各方力量,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及時發布產銷信息,解決產銷脫節的問題。開展消費扶貧工程,積極動員鼓勵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帶頭進行茶葉消費。在茶葉出口方面,生產管理部門要會同商務、海關等部門加大對國際茶葉市場行情、貿易壁壘的監測預警,及時通報與應對近期因疫情導致的非關稅壁壘情況。要強化國內重點疫區茶葉出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及時幫助茶葉出口企業解決相關問題。
生產與銷售兩手抓,通過優化內部管理降低疫情影響。加大對往年產銷數據的分析挖掘應用,以銷定產。提高機采機制比例,及時調整產品品類和檔次結構,加大高性價比茶葉的生產供應量,在品類調整上,可適當利用春茶原料加大烏龍茶、紅茶的比例。要積極促進線上線下渠道的有機融合,采取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運營模式,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配合,探索與嘗試新業態。強化與物流企業和平臺企業合作,拓寬銷售渠道。茶葉出口企業要特別注意疫情影響的滯后性,及時與進口企業和主管部門溝通,掌握進口方對我國出口茶葉的相關檢驗檢疫標準的變化。疫情期間茶葉出口企業更要加強出口茶的質量管控,提高質量,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指導與引導兩手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導產業客觀理性看待疫情對產業的影響。茶葉行業組織要加強對茶葉生產技術指導與市場消費引導,積極傳播促進茶葉消費的正能量。一是各級協會、學會、科研院所要發揮智庫作用,及時出臺疫情期間茶葉生產與經營管理技術指南,指導各地根據資源稟賦進行有序生產,對需要結構調整的地方加強新品類生產的技術指導。二是鼓勵專家、茶葉消費意見領袖開展居家飲茶直播與茶葉知識培訓,加大消費者消費習慣引導。三是繼續強化茶葉保健功能的科學宣傳,提高大家對茶葉健康保健功能的認可程度。四是及時收集整理企業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和訴求并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應。五是加強對我國茶葉進口地的交流宣傳,降低對疫情期間我國茶葉品質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