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到9月份的甘藍收獲季,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庫聯鄉曹四夭村的蔬菜地頭,總有收購商隔三差五地趕來問:“有‘21’嗎?”
收購商們追捧的“21”,全名“中甘21”,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甘藍新品種。
作為“甘藍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項目”主持人,該所研究員楊麗梅介紹,甘藍就是俗稱的圓白菜、卷心菜,是典型的冷涼蔬菜,即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產的蔬菜,時間上正好與南方蔬菜錯季,形成市場互補。
能當水果吃的圓白菜
46歲的承德人趙林原先也是蔬菜銷售商。2003年,他開始在曹四夭村承包流轉地2500畝種起菜來。3年前,他拿出其中100畝試著種甘藍,“中甘11”,也是中國農科院蔬菜所的品種。結果行情不錯,來年,他改種了更新的“中甘21”。
他發現,“中甘21”不光產量高得驚人(比“中甘11”的畝產6000—7000斤翻番),而且抗裂、耐久、口感好,格外好賣。“明年準備擴大到500—1000畝。”
口感怎么個好法?在不遠處的冷涼蔬菜院士工作站基地,把剛摘下的“中甘21”和當地原來的主栽品種、有名的韓國“鐵頭4號”分別切開,記者現場品嘗:“鐵頭4號”口感不錯,但免不了甘藍常有的微微辛辣;“中甘21”則更細膩、脆嫩,且含一種特有的鮮甜,真能當水果吃了。
怎么個好賣法?最好的時候,收購價每斤達到1.20元,而別的好品種,最多也就0.5—0.6元。收購商近的來自京津,遠些的從蘇杭過來,最遠甚至還有廣東的。收菜的車直接開到地頭,只要是“中甘21”,無論多少照單全收,用膜包好了裝上冷藏車,販到數省之外。
問收購商為何專挑最貴的,答曰:“一般的甘藍,剝七八層葉才是菜心;這菜剝三層就是嫩心,不光好吃,優質商品率還高。不要它要啥!”
農戶有了更多市場選擇權
“種‘21’,一年相當于四五年。”趙林這話,是指種“中甘21”來錢之快。
但蔬菜市場分大小年,通常以五年為一個周期。以甘藍為例,在菜市摸爬滾打多年的趙林解釋,基本節奏是兩年暴賺、一年小賺、一年持平、一年賠本賺吆喝。“比如今年,谷底時候,兩毛錢一斤都賣不出去”。當然,有“相當于四五年”墊底,綜合算起來還是很賺錢。
除了“五年周期率”,年內價格波動也很難把握,“一周一個價、甚至一天一個價也出現過”。
為了讓能當水果吃的圓白菜真正賣出水果價來,中國農科院蔬菜所的科學家們在“中甘21”系列里,又開發出幾款特別耐久的品種——“中甘628”“早1”“早2”等。烏蘭察布市科技局新技術開發服務中心科技特派員關慧明介紹,一般的甘藍,熟了就得采,不然一兩周內就會開花、開裂,“碰上今年這樣的小年,要么賤賣賠錢,要么爛在地里”;有了耐久新品種,就可以等價錢更好的時候再采,“無形中農戶有了更多市場選擇權,不再單純聽天由命了”。
如今,由于“甘藍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的帶動,僅烏蘭察布一地甘藍種植就超過4萬畝。周邊農戶大面積示范區5個,每個農戶示范區面積約100畝,并進一步輻射到河北張家口及承德地區,輻射帶動總面積8—10萬畝。目前,烏蘭察布市已崛起蔬菜加工龍頭企業11家、恒溫庫65座、大型蔬菜批發市場18個、鄉村集貿市場30個,擁有各類合作社206個、年加工量達7045萬公斤,實現了冷涼蔬菜種植面積77.3萬畝,每年為京津地區供給蔬菜400萬噸,成為北京乃至全國的“菜籃子”。(科技日報烏蘭察布8月9日電)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