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 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高
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6月7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高。本報告系“中國農業科學院智庫系列報告”之一,自2018年起連續五年發布年度報告,已成為社會各界觀察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
報告指出,2021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77.53,較上一年提高0.62,比2015年提高了2.34。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領跑全國,2021年先行區綠色發展指數平均達到80.32,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還指出,我國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能力顯著提升。2022年,88個試點縣、198個鹽堿地普查縣正式開啟土壤普查工作,布設20萬個調查樣點,總體完成外業調查采樣,樣品流轉、制備與檢測任務;全國超額完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實施505處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新增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達3370萬畝,有效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
報告同時指出,農業產地環境保護治理取得新進展。以化肥農藥減量使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地膜減量回收利用等為重點,持續開展農業產地環境保護與治理。2021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5191萬噸,較2020年減少1.1%,連續6年持續下降;農藥使用量(折百量)為24.83萬噸,其中微毒、低毒和中毒農藥用量占比超過99%;全國三大糧食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2.4%,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46%,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58.6%;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1%,比2020年提高0.5個百分點,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76%,農膜回收率穩定在80%以上。
報告指出,農業綠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通過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實施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實施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行動、農產品品質提升行動、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優質農產品消費促進行動和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持續提升育種基地建設水平,推進標準化基地創建,積極推動農業多功能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持續增加。截至2022年底,全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有效用標單位總數27246家,產品總數60254個,同比分別增長10%、8.3%;建成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748個,總面積超過1.68億畝,帶動近2030萬農戶發展,建成有機農產品基地102個,綠色食品(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41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