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麗穎)5月14日,全球40余個國家的800多名生物防治領域的科學家齊聚一堂,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召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國際生物防治組織主辦的“第一屆國際生物防治大會”。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院士致歡迎辭,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副部長王慶林,國際生物防治組織(IOBC)主席HEIMPEL George先后致辭,全球12位知名專家進行大會主題發言,并分15個專題開展160余個學術報告。開幕式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院士主持。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生物防治與人類健康”。今天,綠色發展、生態保護和健康生活已經成為全球的主旋律,并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在生態建設和農業生產中生物防治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農業病蟲害防控的首選策略,生物防治的研究和應用受到國際農業科技及產業領域的重視。此次大會是中國首次與國際生防組織共同舉辦的國際盛會,體現了國際生防組織和其他國際同行對中國生物防治發展的充分認可與肯定,對促進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唐華俊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生產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強調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重點,調整和優化科研創新方向和布局,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將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率提高至40%以上。中國現有260多家生物農藥生產企業,約占全國農藥生產企業的10%,生物農藥制劑年產量近13萬噸,年推廣應用生防技術面積約4億~5億畝次。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的綠色防控技術已成為重點研發領域和關鍵技術突破之一。在生物防治技術研發方面,創制了全球第一個植物免疫蛋白質生物農藥——阿泰靈,建立了800噸/年蛋白質農藥生產線,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促進我國農業的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做出了貢獻。
王慶林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科協將以更加開放的精神推動自身改革,強化“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能力。中國科協將通過承辦、申辦國際組織重要工作,申辦國際重要學術大會在華召開等方式,促進中國科技界與國際科技界開展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希望本次大會能夠圍繞本學科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搭建起形式多樣的區域性合作平臺,鞏固和深化與對口組織關系,推進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為美麗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HEIMPEL George在致辭中指出,綠色發展、生態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人類共同的需求。作為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生物防治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和推廣,能夠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更好的保障人類健康。大會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合作,共享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傳播。通過生物防治領域的深度合作,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
據悉,會議期間,12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做大會報告。同時設有生物防治風險評估及生物安全、生物防治發展動力、生物防治與生物多樣性、生物防治與生態系統、生物防治與人類健康、生物防治與氣候變化、社會經濟發展與生物防治、自然天敵行為:機制與相互作用、IPM系統中的生物防治、微生物源生物農藥研究、轉基因技術與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產業化和市場發展、生物防治與一帶一路、木霉及土傳病害生物防治、代謝產物及分子生物農藥技術研究等15個會議專題,160余個專題學術報告。國內外專家圍繞“生物防治與人類健康”的主題開展了高層研討。
此次大會為第一屆國際生物防治大會,國際知名的生物防治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匯聚在此,共商綠色農業發展,相信此次大會必將是一場高水平和高質量的學術盛會,必將對國際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產生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有關科研機構、國際組織、生物防治研究領域的專家和企業的領導以及媒體代表等800多人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