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3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
報告對未來10年糧食等18種主要農產品生產、消費、貿易、價格信息進行預測。報告顯示,中國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將不斷提升,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持續構建,農產品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農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大會還圍繞農業強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創新、農業資源環境、農業監測預警、農產品國際貿易等熱點問題開展了專題研討。
報告指出,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糧食生產克服新冠疫情多點散發、罕見北方秋汛和南方極端高溫干旱、國際糧食市場劇烈波動和農資價格高位運行等困難,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7萬億斤,肉蛋奶、果菜魚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充足。今年冬小麥面積穩中有增、長勢好于上年,油菜面積擴大較多,夏季糧油生產基礎不錯,春耕生產開局總體良好,生豬產能處于合理區間,農產品穩產保供基礎牢固。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出席會議并講話,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致歡迎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張合成分別就“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和“對標世界前沿 打造中國特色農業展望制度”作大會主題報告。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讓-馬里·波岡、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塞斯·邁爾分別視頻致辭。開幕式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主持。
讓-馬里·波岡表示,中國在減貧和消除饑餓方面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農業支持政策也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農業展望報告所展示的預測,有助于幫助了解未來十年整個農業市場發展動態,更好地探討如何應對糧食安全、環境可持續性以及農業農村發展的挑戰。
塞斯·邁爾認為,美中在農業統計和貿易秩序方面的交流合作歷史悠久,2023年2月中國農業農村部派員參加了美國農業展望大會并分享了對區域和全球糧食安全的看法,美中農業管理部門之間恢復了定期交流。中國是全球農業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在全球糧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美國農業界非常愿意成為中國可靠的農產品供應者,美中更加密切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將有利于全球糧食安全保障。
今年是中國農業展望大會10周年,以信息監測預警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展望制度基本形成。會議指出,要以展望大會為平臺,堅持定性與定量結合、傳統與在線結合,加快培育專業化團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準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路徑,持續加強農業監測預警創新。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透明的全球農產品市場與貿易格局,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