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江娜)1月22日,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赴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和資源區劃所進行調研,并分別就種業成果產權交易和耕地輪作休耕衛星遙感監測工作召開座談會。他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種業發展和耕地輪作休耕工作,要探索新機制、培育新動能,促進種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加快推進衛星遙感技術在耕地輪作休耕中的應用,力爭取得開創性成效。
余欣榮實地調研了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以及成果轉化情況,聽取了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信息所等一線技術人員的建議和設想。他指出,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成立兩年來,在促進種業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價值評估評價和信息發布等很多方面發揮了作用。要大力發揚勇于擔當精神,進一步完善交易中心、交易平臺運行模式,將國家種業科技成果交易平臺打造成為專業權威的全國性平臺,確立其全國龍頭地位。要注重以市場化手段推動交易平臺運營,堅持守法、誠信、公平,為企業和成果持有人提供便捷、高效和優質的服務,帶動、盤活全國種業轉移轉化工作。
在中國農科院資源區劃所,余欣榮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核查2016年耕地輪作試點工作情況、2017年實施耕地輪作休耕遙感監測工作方案,以及2017年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制度方案的情況匯報。他指出,耕地輪作休耕是中央著眼于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一定要高度重視、抓緊抓實。從遙感核查試點工作情況看,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耕地輪作監測,具有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系統性等明顯優勢,減少了統計方法中人為因素的干擾,實現了對輪作面積的精確監測、適時檢測,可防范道德風險,實現公平公正。相關單位要站在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衛星遙感技術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自覺性,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依靠技術突破和創新,為現代農業發展增添新動能。下一步,各司局要圍繞耕地休耕輪作遙感監測工作任務,加強配合支持,加快推動落實,力爭在短時期內實現突破性進展。
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參加了調研和座談會。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