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農業也是一次大考和檢驗。目前農業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春季農業生產加快恢復,2020年糧食和農業有望繼續豐收,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在今天以視頻直播方式舉行的2020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作視頻致辭時說道。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許世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國內農產品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除了與貿易依存度較高的個別品種外,目前受國際市場聯動影響不大。
根據大會當天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2019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6384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大米、小麥進口量僅占全年消費量的1.5%和2.7%,自給率達到95%以上。
“主糧供給是安全的,糧食部分進口主要是調劑市場的品種需求。”許世衛說,預計2020年主要糧食品種供給充裕,生產量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此外,我國“菜籃子”產品豐富。許世衛說,水果、蔬菜、水產品一直是我國主要出口優勢產品。受疫情影響,我國部分產品出口可能受阻,而這一部分正好可以彌補國內消費者對國際產品的需求缺口。
肉類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農產品,許世衛提到,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持續保持恢復向好勢頭,其他肉類,如禽肉、牛羊肉、魚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豬肉消費的缺口。
他說,疫情較重期間,部分“菜籃子”產品產銷銜接受阻,部分地區農產品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現象。近期,隨著交通運輸逐漸順暢、企業復產復工比例加大,農產品市場價格已基本恢復正常。因此,綜合來看,國際疫情下,當前國際出口受限對我國農產品供給影響不大。
韓長賦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0年,我國將立足國內確保糧食安全,繼續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