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過溫度進行調節嗎?”“是統一的還是分塊可控的?”“光照五分鐘就夠了嗎?”……3月22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海南試驗基地內,作科所研究員韓天富正在講解南繁南育結合的大豆周年雜交快速育種技術平臺,參會人員聚攏在田間仔細聆聽并積極提問。這里正在舉行由作科所和中國作物學會“科創中國”沁農作物產業科技服務團共同舉辦的作物育種成果與前沿生物技術觀摩研討會,全國60多家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記者看到,試驗田道路兩側依次掛著十多塊展板,展板前面擺放著盆栽的水稻、玉米等作物,來自作科所的16個創新研究組正在此“同臺競技”,集中展示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等代表性成果、技術。專家團隊在田間地頭詳細介紹了基因編輯技術構建、功能基因挖掘與利用、優異種質創制利用、智慧育種和遺傳轉化平臺研發以及抗病蟲、耐除草劑生物品種培育等前沿技術取得的成果,并展開交流研討。
“本次活動共有三大亮點:一是把技術和成果放在田間地頭展示,讓參會企業和科研單位能夠直觀看到成果與技術應用的效果;二是核心成果與技術重點推介,例如利用轉基因技術創制的抗蟲玉米自交系、基因編輯技術創制的抗除草劑水稻等;三是向企業和科研單位推薦簡單實用的育種加速器平臺,例如在田間加入補光設備,實現一年四代育種,推進高油高產大豆快速選育。”作科所成果轉化處處長肖永貴介紹。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從合告訴記者:“想育成大品種、好品種需要技術的加持,今天看到的智慧育種平臺、新材料創制、大豆快速育種、超高產雜交水稻選育等創新成果對我們的幫助特別大,希望下一步可以跟作科所達成更加密切的合作,把我們的應用育種做得更好?!?/p>
作科所副所長王文生表示,此次觀摩研討會集中展示了作科所最核心、最前沿的技術代表性成果,搭建科企合作“入地”交流的平臺?!白鳛楸U蠂壹Z食安全的‘排頭兵’,作科所將繼續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通過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方式,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應用?!蓖跷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