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第207號公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聯合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創制的“口蹄疫O型、A型二價3B蛋白表位缺失滅活疫苗(O/rV-1株+ A/rV-2株)”通過了新獸藥注冊。這是繼2017年10月“豬口蹄疫O型病毒3A3B表位缺失滅活疫苗(O/rV-1株)”獲批一類新獸藥注冊證書后,又一在國際上首創的口蹄疫標記疫苗獲準上市。該類疫苗的特點是應用后能精準鑒別自然感染與疫苗免疫動物,克服了常規滅活疫苗應用后干擾鑒別診斷的缺陷,將為口蹄疫防控凈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口蹄疫是豬、牛、羊等主要畜種的烈性傳染病,嚴重危害畜牧業生產,阻礙活畜和畜產品國際貿易,被國際動物衛生組織規定為必報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在一類動物傳染病之首,是《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中重點防控的動物疫病。規劃提出采取疫苗免疫逐步推進口蹄疫無疫區建設,達到國際認可的免疫無疫狀態。目前,口蹄疫O型和A型病毒在我國分布廣泛,周邊國家的疫情頻繁發生,外疫傳入風險居高不下,給畜牧業及連帶產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疫苗免疫是預防和控制該病的主要手段,區分自然感染與疫苗免疫動物,剔除感染者,是免疫無疫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感染和免疫動物區分的金標準是檢測口蹄疫病毒非結構蛋白(3AB或3ABC)抗體,該抗體的指標是國際上評判免疫無疫狀態的主要依據。廣泛使用的常規滅活疫苗,在口蹄疫有效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該疫苗受限于純化工藝,不能確保完全清除與滅活病毒大小相同的非結構蛋白復合物,多次免疫動物后,仍可檢測到口蹄疫病毒3AB或3ABC非結構蛋白抗體,干擾疫苗免疫和病毒感染動物的鑒別診斷,妨礙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源凈化,給無疫區建設帶來了極大的障礙。
面對現用疫苗存在的問題,針對國家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需求,在蘭州獸醫所口蹄疫研究室主任劉在新博士帶領下,宿主抗病毒感染和免疫生物學團隊采用反向遺傳學技術,缺失和改造了病毒的非結構蛋白優勢表位基因,成功研制出口蹄疫O型和A型二價標記疫苗。該疫苗能實現自然感染與疫苗免疫動物的精準區分,解決了常規滅活疫苗干擾鑒別診斷的問題。“口蹄疫O型、A型二價3B蛋白表位缺失滅活疫苗(O/rV-1株+ A/rV-2株)”批準注冊,符合我國口蹄疫防控的技術需求,將有力支撐我國口蹄疫無疫區的全面建設。
該成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