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交流會在國家農業圖書館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唐華俊院士,孟加拉國大使馬赫布卜·烏茲·扎曼、坦桑尼亞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校友代表、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書記、主任黃守宏,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中科院院士陳化蘭等嘉賓以及來自海內外的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校友、在校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共500余人出席大會。大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主持。
唐華俊在致辭中指出,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培養類型不斷豐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課程教學不斷加強,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思政工作不斷強化,育人體系不斷完備。學科專業布局不斷優化,學科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作物學、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4個學科被評為A+,生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2個學科被評為A-,A類學科占參評時博士一級學科的60%,A+學科數在全國所有高校中并列第十二位。師資規模不斷擴大,教師隊伍水平不斷提高。開放辦學進程不斷加快,國際化教育新格局不斷形成。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建成效不斷顯現。
唐華俊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要從四十年光輝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記總書記“三個面向”“兩個一流”的總要求,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國家棟梁之材。堅持內涵發展,著力構建一流學科體系。堅持開放辦學,著力構建具有農科特色的國際教育新格局。立足“三農”事業,全面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農科教育服務“三農”、服務社會、服務發展,辦好中國農科院研究生教育,扛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與厚望。
張桃林在講話中指出,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的辦學實踐走出了一條科研機構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的成功之路,形成了獨具農科特色的培養體系,實現了研究生教育的跨越發展,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發展培養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張桃林要求,研究生院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為指引,堅定不移圍繞國家需求和產業需要培養高層次人才,全面提升辦學和服務“三農”能力。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推進內涵式發展,服務“三農”事業,主動服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此外,會上舉行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校友之家”揭牌儀式,“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發展基金會”啟動和捐贈簽約儀式。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與首批8家捐贈企業依次現場簽署捐贈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