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傳出喜訊,由該所劉長明研究員主持的“豬圓環病毒2型(PCV2)滅活疫苗(LG株)”,經過10年的科技攻關,終于研制成功,該疫苗新獸藥注冊近日通過農業部獸藥評審中心評審,頒發二類新獸藥證書。疫苗毒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豬圓環病毒病是繼豬藍耳病之后國際上公認的危害養豬業的重要疫病,感染豬會引起一種稱為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該病可發生于健康狀況良好的豬場,以5~12周齡的豬發病率較高,臨床主要表現為生長遲緩、進行性消瘦、呼吸困難、貧血、黃疸和腹瀉等,急性暴發豬群的死亡率可達10%,個別情況可高達50%。此外,PCV2感染還可以引起其他幾種疾病,如豬皮炎與腎炎綜合征(PDNS)、豬繁殖障礙、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壞死性淋巴結炎、肉芽腫性腸炎和滲出性表皮炎等,這些與PCV2感染相關的疫病統稱為豬圓環病毒病。單一PCV2感染不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容易忽視該病的存在,但PCV2感染后可破壞免疫系統,可導致感染動物機體免疫系統功能嚴重受損,形成免疫抑制作用,從而增強對其他多種病原體的易感性,使動物群體發生難以控制的復發性疾病和多重感染。PCV2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豬群中,在我國豬群中流行十分嚴重,臨床上常與豬高致病性藍耳病混合感染,給養豬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疫苗預防接種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手段。而國內對PCV2疫苗的研制起步較晚,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有:病毒在體外繁殖能力較弱,培養的病毒含量較低;病毒感染細胞無病變,病毒含量測定困難;動物感染模型不易復制,給疫苗免疫效力評價帶來難度。針對上述問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經過長期潛心研究,攻克多項科技難關,掌握了病毒繁殖規律,培育出高產疫苗種毒,探索出一系列科學方法,為疫苗研制鋪平了道路。
該疫苗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抗原含量高:采用獨家培育的毒種,繁殖能力強,疫苗抗原含量高。二是免疫原性強:疫苗制備采用優良免疫佐劑,使疫苗免疫原性大幅提升,接種后抗體產生早、效價高。三是安全性好:對任何品種、年齡的健康豬群,疫苗接種后無過敏反應,無體溫升高、采食下降和影響增重現象,注射部位無紅腫、化膿等不良反應。四是免疫效果確實:疫苗免疫攻毒保護率達96%以上。五是抗母源抗體干擾: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快速啟動機體免疫系統,不受母源抗體的影響,產生高水平抗體,能夠完全抵抗病毒感染。六是應用效果顯著:臨床試驗表明,疫苗接種豬群與未接種對照群對比,疫苗免疫豬發病率、死淘率、母豬所產仔豬死胎率顯著下降,飼料轉換率、增重率、出欄率顯著上升;初生仔豬成活率、斷奶時成活率明顯提高。
日前,該疫苗已經在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新建的現代化GMP車間投入生產,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該疫苗的研制成功為我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福音。(張曉鵬)
分享到
[農民日報]“豬圓環病毒疫苗”全國推廣
發布時間:2010-10-11
|來源: 《農民日報》2010年9月29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