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婺源9月2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9月20日,優質高效出口茶基地建設技術集成模式示范觀摩(婺源)暨出口茶產業發展交流會在江西婺源舉辦,27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茶界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索中國出口茶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婺源縣委書記徐樹斌致辭(央廣網記者王一凡 攝)
婺源縣委書記徐樹斌在交流會啟動儀式上致歡迎辭。徐樹斌介紹:婺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婺源綠茶“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優質品質。近年來婺源積極構建“三茶”統籌發展新格局,打響婺源茶品牌、做優婺源茶產業、做大婺源茶經濟。尤其是2023年,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出口茶葉“大基地”,為茶葉出口增添強勁引擎,為婺源茶產業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撐。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王一凡 攝)
交流會期間,多位茶產業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學者帶來精彩的主旨報告和專題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通過視頻方式發來賀信,表達了對茶產業未來發展的美好祝愿。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姜仁華圍繞茶產業新質生產力方面作了深入剖析,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此外,會議還就中國茶產業生態低碳發展戰略、世界茶葉貿易現狀與我國茶葉出口對策、茶飲行業發展趨勢等熱點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
參會嘉賓共敘茶緣、共話茶事、共謀茶業(央廣網記者王一凡 攝)
會議現場,縣域內代表性茶葉企業、文旅集團紛紛亮出自家“招牌”,展示茶葉、茶酒、茶雕等茶產品及旅游商品,吸引了眾多參會嘉賓的目光。同時,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了婺源綠茶手工制作技藝,讓參會嘉賓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婺源思口鎮金竹有機茶園基地(央廣網記者王一凡 攝)
婺源是“千年茶鄉”,婺源綠茶“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被贊為“中國綠茶中品質之最優者”,曾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和昆明世界博覽會金獎;婺源綠茶制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促進婺源茶與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提升婺源茶的國際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同時,也希望能夠借此機會,與各位嘉賓共同探討茶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共同推動茶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徐樹斌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