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瞿劍)作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框架下唯一一個以促進農業技術合作為目的的工作組,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ATCWG)由中國科學家擔當牽頭人以來,在深化APEC成員體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成就顯著,使之從一個瀕臨解散的工作組一躍成為APEC最活躍的工作組之一,有效提升了其在APEC的影響力。這是記者從今天在京開幕的“APEC農業技術轉移大會暨第四屆中國農業新技術新成果交易對接大會”了解到的。
據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唐華俊介紹,APEC于1996年批準成立農業技術合作專家小組,并于2000年更名為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近年來,APEC領導人在其宣言中賦予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的職責主要包括:在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多年期工作計劃框架下加強區域內的農業技術合作、應對區域糧食安全挑戰、提升農業在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等。
唐華俊介紹了他擔任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牽頭人以來的主要工作:一是注意深化與APEC成員體農業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引導工作組內部活動。相繼主辦和組織了3次工作組年會,并牽頭制定了各年度工作計劃、2010—2015年農業技術合作工作組中長期計劃;同時牽頭對工作大綱和優先領域作了修改,更加突出這一工作組的特色。二是積極申報項目,促進成員體實質性技術合作。依托中國農科院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農業專家的優勢,積極協調國內、國際資源,引導各成員體積極申報APEC項目,兩年內成功申請21項,經費達213萬美元,獲得了APEC各方的積極評價和較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