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等近20家單位在廣西北海市銀海區孫東村,召開重大入侵害蟲瓜實蠅區域減災聯防聯控技術示范現場觀摩會。
活動現場觀摩了瓜果類作物重大入侵害蟲瓜實蠅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應用效果。“新發/重大外來入侵物種區域減災聯防聯控技術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周忠實系統介紹了瓜實蠅的種群實時智能監測+應急精準施藥技術,白網+銀球-精油驅避、新型色板+復合引誘劑的“推-拉”組合技術,清潔田園、棄瓜集中處理和酵素返田的生態循環處理技術,集成上述技術對瓜實蠅的綜合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顯著優于對照防控技術。
瓜實蠅雌蟲產卵于幼嫩瓜果內,幼蟲孵化后取食瓜果從而造成危害。其一年產生5—8代,世代重疊,每雌可產卵數十粒至百余粒,防控難度大,在世界范圍內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瓜實蠅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海南、廣東、廣西等地,已被列入我國《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和《中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名單》,亟須全面加強管控。
2022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新發/重大外來入侵物種區域減災聯防聯控技術研究”項目,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9家國內優勢單位,聚焦瓜實蠅等入侵物種開展聯合攻關。據項目組介紹,項目實施3年來,累計發表科技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近20項,開展防控技術現場觀摩會13場,關鍵技術產品示范面積3000余畝,輻射防控面積超過300萬畝次,強有力地保障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與會專家表示,本次活動較為全面地展示了瓜實蠅的高效防控技術成果,防控效果顯著,且符合綠色植保的發展理念,對瓜實蠅的綠色防控具有重要實踐價值。建議項目組進一步凝練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現有技術,加大推廣示范力度,讓好技術真正服務生產一線。周忠實表示,項目組將根據專家建議進一步凝練成果,優化聯防聯控技術體系,早日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