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河北滄州青縣存在部分經銷商販售“瘦肉精”羊肉問題,農業農村部當晚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督促地方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嚴肅懲處違法行為。3月19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在全國范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禁使用“瘦肉精”行為。
早在1997年,原農業部發文明確禁止使用“瘦肉精”。淡出公眾視線已久的“瘦肉精”緣何又現身?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監管“瘦肉精”?此次專項整治有哪些突出特點?消費者該如何選購放心肉?就這些公眾關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業內多位專家解疑釋惑。
焦點一:“瘦肉精”是個啥?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樊霞介紹,“瘦肉精”的學名為“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簡稱β-受體激動劑、β-興奮劑),是一類化合物的統稱,臨床上常被用來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的主要有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其進入牲畜體內后能夠提高牲畜的瘦肉率,俗稱為“瘦肉精”。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培龍表示,動物養殖過程中飼喂“瘦肉精”后會在動物體內產生殘留,若人體過量攝入含有這些殘留物質的動物可食組織,可能會導致機體出現肌肉震顫等癥狀,甚至會誘發急性食物中毒。對此,我國態度明確,嚴厲打擊各類涉“瘦肉精”違法行為。
但是,個別養殖戶受利益驅使,為提高出肉率,迎合國人喜歡瘦肉的消費趨勢,在養殖過程中還違法使用“瘦肉精”。近年來的監測表明,個別養殖戶非法使用的“瘦肉精”多為鹽酸克倫特羅。其合成工藝并不復雜,因此一些地下黑窩點能夠生產此類化合物,并制作成預混劑出售給養殖戶。“所以此次《通知》指出,要追查‘瘦肉精’制售源頭和問題產品銷售鏈條,堅決打掉生產黑窩點和地下銷售網絡。”王培龍說。
焦點二:目前我國“瘦肉精”有哪些檢測技術?在動物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等環節對“瘦肉精”有哪些檢測?
“目前,我國已列入檢測的‘瘦肉精’有22種。”樊霞介紹。據統計,已發布有關“瘦肉精”檢測的國家和農業行業標準有20多個,檢測對象主要是飼料、動物尿液、動物組織、動物源性食品等。可用于“瘦肉精”檢測的方法很多,總體可歸納為兩大類:
一類是快速篩查技術。通常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和酶聯免疫技術,產品包括快速檢測卡和試劑盒,可用于“瘦肉精”定性或半定量檢測。另一類是確證分析技術。主要采用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如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氣相色譜-質譜串聯等。此外,為提高“瘦肉精”檢測技術的效率和靈敏度,研究人員還開發了電化學發光免疫學、生物芯片、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多種新型檢測方法。
王培龍表示,初步篩查陽性樣品需要用色譜法等進一步確證檢測。即便是養殖過程中只飼喂了較低劑量的“瘦肉精”也能檢測出來。近年來,我國對“瘦肉精”檢測技術和設備的投入較大,技術手段完全可以滿足監管需求,用來確證“瘦肉精”的檢測儀器在我國各地較為普及。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屠宰事務處處長張杰表示,目前,我國在畜禽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環節中對“瘦肉精”的檢測分為兩類。
一類是篩查。在畜禽養殖、收購販運,尤其是屠宰環節先用快速篩查方法對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3種“瘦肉精”進行篩查,可疑陽性樣品再用定量確證方法進行確證。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均按此程序進行。
另一類是近幾年國家及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持續開展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在養殖環節,每年開展“瘦肉精”專項監測,選擇重點省份開展拉網排查。在獸藥監管環節,每年開展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對生豬產品實施“瘦肉精”監測;在飼料監管環節,每年開展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抽查計劃,包括對飼料中“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篩查與風險預警監測;在屠宰環節,自2011年開始,原農業部在全國組織開展生豬定點屠宰環節“瘦肉精”專項監督檢測工作,同時督促各地生豬屠宰企業建立“瘦肉精”自檢制度。2016年起,在部分省份增加開展了屠宰環節“瘦肉精”等多參數的風險監測,至2019年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風險監測因子設置也更加全面。2020年起實施屠宰環節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各有側重的風險監測體系;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環節,早在2001年,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監測范圍、監測項目、監測品種、監測環節逐年擴大。
焦點三: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監管“瘦肉精”,成效如何?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并配合采取普法宣傳教育、日常監督檢查、抽樣檢驗檢測、依法懲處違法犯罪分子等多種措施來監管‘瘦肉精’。”樊霞介紹,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廣泛使用到目前少數人違法使用,多種監管制度和措施使“瘦肉精”等違禁藥物非法使用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2002年,原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將鹽酸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等7種常見的β-受體激動劑都列入禁用目錄。2010年,根據近年來化工和制藥工業的發展變化,原農業部發布目錄禁止使用其他9種β-受體激動劑。至此,我國明確禁止在養殖動物上使用的β-受體激動劑達16種。
張杰介紹,我國全面禁止在動物養殖中使用“瘦肉精”,并且將違禁使用“瘦肉精”作為一種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一經發現一律移送公安機關查處。經過多年建設,畜產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框架基本形成,規劃并籌建了一批畜產品質檢中心,畜產品監管能力逐步增強,全國畜產品中“瘦肉精”抽檢不合格率大幅降低,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2020年,我國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結果通報顯示,畜禽產品樣品合格率為99.49%。
焦點四:此次“瘦肉精”羊出現,全國范圍開展為期三個月“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有哪些特點,將達到什么效果?
據了解,從2012年開始,原農業部在每年的養殖環節“瘦肉精”專項監測計劃中監測對象除生豬外增加了肉牛和肉羊;2017年開始,屠宰環節“瘦肉精”專項監督檢測工作將檢測對象從生豬擴大到兼顧牛羊。
“此次‘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突出了全面性和科學性”,王培龍表示:“通過這些強力措施,一方面保護合法養殖經營者,對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個別養殖戶形成有力震懾,促進產業綠色、健康、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提供安全的畜產品,保障消費者和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首先,要求全面全環節進行排查,涵蓋畜產品生產中養殖、販運、屠宰等各環節,以及“瘦肉精”非法制售的全鏈條。從牲畜種類來看,雖然近期出問題的是羊肉,但本著“舉一反三”的原則,開展的專項整治行動包含牛、豬等牲畜。從手段和措施來看,通過全面排查、飛行檢查、多部門聯動、完善跨省辦案、健全舉報渠道等多方面來打擊各類涉及“瘦肉精”的違法行為。對于發現的“瘦肉精”問題線索要追查制售源頭和問題產品銷售鏈條,堅決打掉生產黑窩點和地下銷售網絡。涉及跨省案件的,各地要全力配合協查,限期辦案。對于監管人員存在涉嫌“保護傘”問題的,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堅決打掉“保護傘”,體現了堅決打擊“瘦肉精”的決心。
其次,措施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慮到我國的養殖現狀。目前我國小規模散養戶較多,比較分散,因此在養殖環節重點檢查養殖安全承諾制度、養殖檔案等,同時開展出欄監測等抽檢。在相對集中的販運和屠宰環節加大力度,除了要檢查販運和屠宰環節的相應檔案記錄,還要在屠宰環節也按比例篩查檢測,進一步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
焦點五:消費者該如何選購放心安全肉品呢?
張杰表示,首先,消費者應到正規的農貿市場、超市、批發市場購買肉品,不要貪圖便宜購買私屠濫宰的肉品。
其次,選購時要查看肉品動物檢疫印章和檢疫合格證,如果是豬肉還要查看肉品品質檢驗印章和肉品品質檢驗證。
第三,要看肉的光澤、顏色、氣味、彈性和黏度等。合格肉品,如果是鮮肉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或呈淡黃色,具有正常的氣味。次品肉的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且有一股氨味或酸味。用手指壓肉,新鮮肉有彈性,指壓后凹陷立即恢復;次品肉彈性差,指壓后的凹陷恢復很慢甚至不能恢復;注水肉彈性較差,指壓后恢復較慢,且能見到液體從切面滲出。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變質肉很粘手,外表干燥,有些注水嚴重的肉完全不粘手,但外表呈水濕樣,不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