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展館正式投入使用,并被認定為該院農科精神教育實踐基地。
當天,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開展“弘揚農科精神 支撐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調研活動。期間,調研團在寧陵縣梨花橋村參觀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展館,調研萬畝梨園、鄭果所寧陵酥梨試驗站、梨產品加工廠等,并召開科技支撐果樹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楊振海,中國農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曹永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河南省科技廳副廳長潘剛,商丘市委副書記、市長擺向陽等參加相關調研活動。
“60多年來,為實現‘發展果樹,改造沙荒’的目標,我院四代科技專家以種植梨樹為突破口,持之以恒不斷攻關,使梨樹成為當地的生態樹、致富樹。”楊振海在座談會上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是農業科技戰線的寶貴精神財富,展館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傳承弘揚農科精神的重要里程碑,要充分發揮文化建設的凝心鑄魂作用,激勵全院廣大科技工作者心懷“國之大者”,深入基層,攻堅克難,科研為民,扛穩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的責任擔當。
據了解,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展館位于寧陵縣石橋鎮梨花橋村,建筑面積900平方米,通過1.3萬字、350余幅圖片、近百件實物展品,全方位展現了中國農科院四代林果專家扎根寧陵、把科技助農興農的論文寫在梨鄉大地上的感人事跡,生動詮釋了“不忘初心、扎根沙地、攻堅克難、造福百姓”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寧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