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作為第六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高博會”)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以下簡稱“灌溉所”)和國家灌溉農業綠色發展聯盟承辦的“第二屆智慧灌溉論壇”在河南省新鄉市舉行。
對傳統灌溉行業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論壇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打造的灌排行業云平臺 “中灌云”發布2.0版本,實現了主要農作物分場景選模式灌溉的差異化功能,為灌溉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加強版“智慧大腦”。來自國內14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新產品、新項目輪番發布、路演,運用“數字孿生”“4G通信”“大數據”的智慧系統和先進設備新技術、新應用集中亮相,加速灌溉領域智能硬件裝備和智慧軟件系統的推廣應用。
“以數字化為特點的信息技術正加速驅動灌溉科技創新發展,引領農業生產模式的深刻變革。”灌溉所副所長王景雷主持論壇時說,“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智慧系統、農機能實現更精準的灌溉管理,極大提高水肥資源利用效率,支撐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副所長王景雷
灌溉產業發展一頭連著科技創新,一頭連著農業生產,需要涉農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堅持從研發和應用兩個層面發力,集智攻關解決實戰難題。
據新鄉市副市長劉軍偉介紹,2022年,中國農科院灌溉所聯合新鄉國資集團、北大荒農服公司、輝縣市人民政府推進“四方兩園”聯合項目,共同建設中原智慧灌溉裝備制造產業園,通過“龍頭企業+配套企業+服務主體”模式和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流轉模式,積極招引上下游配套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產業融合、園區建設、訂單生產、轉化應用于一體的可復制推廣的“新鄉模式”,已經吸引了國內10家知名灌排企業入駐,打造全國高端智慧灌溉裝備研發和制造業產業基地。
11月12日,灌溉所與中原智慧灌溉裝備制造產業園籌建的“智慧灌溉研究院”“智慧灌溉規劃設計院”揭牌成立。“兩院是連接科研院校、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一座橋梁,集各方所長服務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灌溉所成果轉化處處長鄧忠說,有了專業化平臺,就可以根據國家需要和市場需求、產業難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攻關與應用推廣。
本屆論壇,吸引了國內相關領域70家企業100余名代表前往中原智慧灌溉裝備制造產業園開展科企交流活動,還有來自全國36家灌排領域企業、高校同步參加高博會中原農谷農業科技成果展,智慧灌溉領域前沿成果、尖端科技和創新產品分別亮相,吸引各方關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