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微生物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轉化團隊利用小球藻有效固定乙醇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廢氣,實現纖維素乙醇和小球藻的聯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術雜志》( 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上。
纖維素乙醇和小球藻聯產的低碳循環生物經濟模式圖。中國農科院供圖
生物乙醇作為清潔能源,其需求量將不斷增加,但乙醇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這部分“廢棄的碳”是小球藻培養的理想碳源。
科研人員利用自主研發的氣體分配和循環供給裝置,開發了纖維素乙醇和小球藻聯產技術,在保證乙醇生產效率穩定的同時,增強了小球藻對二氧化碳的固定效率,促進了小球藻在沼液廢水中的生物量,并有效降低了沼液廢水的總氮和氨氮含量。該研究為發展低碳循環生物經濟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思路。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4.1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