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9日,由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主辦,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承辦的“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2025年學術研討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曹永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馬萬里、河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何守法、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理事長姜全、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秘書長曹珂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黨委書記趙紅梅主持開幕式。
會議主題聚焦種質資源、性狀遺傳、功能基因、品種選育等11個方向,包括7個大會主旨報告和18個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韓月彭研究員、江蘇省農科院俞明亮研究員、山東農業大學彭福田教授、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曹珂研究員、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任飛研究員等2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桃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及深入評價進展、桃性狀遺傳與新品種選育研究進展、桃優異基因的鑒定及功能驗證、桃高效分子育種技術體系建立與應用、桃主要性狀的分子調控網絡解析與應用、桃栽培與采后生理研究與應用等研究方向作了學術報告。
曹永生指出,面對新形勢,如何通過科技的賦能,建設農業強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桃產業發展。全國桃科技工作者要更加緊密團結起來,用全產業的思維,構建桃的全產業鏈科技創新體系,布局農民增收創新鏈,同時,加快三產融合,一產要上水平,二產要上規模、三產要大發展,推進品種、品質、品味、品牌的高質量發展,爭創好吃、好看、好種、好賣、好想的“五好”桃,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新貢獻。曹永生強調,要充分發揮桃分會組織引領和平臺作用,從國家戰略出發,以產業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凝聚全國科研力量,強化科技創新協同攻關。同時,做好產業服務和新技術、新模式推廣宣傳,促進科研成果落地應用
會議期間,組織考察調研了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觀賞桃花基地及王力榮中原學者工作站。此工作站成立于2023年1月,工作站由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中原學者王力榮領銜。該工作站科研基地占地600多畝,目前已培育觀賞桃新品種20多個。工作站通過引進中原學者王力榮團隊,組成專家委員會,針對行業領域發展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開展行業內相關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觀賞桃花種質資源創新與新品種培育等關鍵技術研究,對科研成果實行系統化、規模化的研究開發及轉化成現實成果,打造國內觀賞桃花新品種培育、苗木繁育以及產業化應用的國內制高點。
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是全國性的學術專業組織,每兩年召開一次桃產業發展及學術交流會。本次會議宗旨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桃種質資源評價、優異基因發掘、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栽培及采后生理、新技術研發等工作,建立全國桃學術研究與交流平臺,為推動我國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桃產業“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本次會議有來自全國50多家科研單位的130多名桃科研工作者參加,顯著促進了我國桃科研工作的交流與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