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經濟有望復蘇,國際市場原油需求增加,通貨膨脹預期增強,這些因素都為大豆價格上漲打下了基礎。從國內市場看,東北臨儲收購政策的實施,使得國產大豆價格有了底部支撐,畜禽市場回暖等因素有力地支撐2011年的大豆市場。但國內緊縮型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和2010年較高的進口量制約了2011年國內大豆價格上漲的空間。
2011年要把發展大豆生產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優化糧食構成的重要舉措來抓,除繼續支持東北大豆地區的大豆生產外,對其他地區的大豆生產給予與其他糧食作物相近的政策扶持,還大豆與其他作物公平競爭的環境。
確立以發展食用大豆生產為主、保持油用大豆生產能力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優質食用大豆生產,引導大豆食品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同時,繼續推進高油大豆品種選育和生產基地建設,穩定提升油用大豆生產能力,保持國產大豆油市場占有率基本穩定。
在大豆主產區,探索建立有效推進生產標準化、管理組織化、營銷一體化的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引導大豆生產主體由傳統分戶產銷向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標準化生產、組織化集中營銷轉變。
目前,我國大豆實際壓榨能力已達1億噸,利用率僅為42%(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壓榨能力的盲目擴張,刺激了中國進口大豆需求的增加,進一步減少內資大豆加工企業的生存空間。建議嚴格控制國內油脂加工企業生產能力擴張,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韓天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