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尚軼副研究員和黃三文研究員組織完成的“葫蘆科作物苦味性狀的趨同馴化與差異進化”研究,這是他們將大數據應用到植物次生代謝研究,改良蔬菜瓜果品質又一成功實踐。
2005年以來,黃三文科研團隊開始嘗試將基因組等大數據應用到植物次生代謝研究,隨后他們投入到另一個重要科學問題研究中:葫蘆科其他植物如西瓜、甜瓜等是否存在類似的分子機制?如果是,則意味著可借鑒黃瓜苦味研究成果,在其他作物中也實現可操控的無苦味品種培育方案,徹底解決苦味對葫蘆科作物商品品質的影響。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究,他們揭示了葫蘆科植物具有非常相似的苦味性狀馴化歷史。利用這一趨同馴化的特點,育種家可實現對西瓜、甜瓜根中和果實中的苦味性狀分別進行精確調節,一方面確保果實中不積累苦味物質,保證商品品質;另一方面提高根中的苦味含量用于抵御土壤中的病菌、害蟲的侵害。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