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胡其峰、通訊員章蓉蓉20日從中國農科院獲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日前在線發表了一篇關于解析超級雜交稻產量相關基因遺傳位點的最新研究論文,這項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等合作的科研成果,為解析與超級雜交稻產量有關的基因位點提供了寶貴的材料和有效的平臺。
中國的雜交稻為世界糧食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超級雜交稻標桿組合的“兩優培九”系列品種,以其豐產特性在生產上大面積種植。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通過長期努力,構建出132個超級雜交稻“兩優培九”的核心重組自交系和1709個用于基因克隆的大規模重組自交系,并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對核心重組自交系進行了基因組重測序,成功構建了一張超高分辨率的遺傳連鎖圖譜。
科研人員表示,這一大規模的重組自交系群體與超高分辨率遺傳圖譜的結合,其一系列新的與產量相關的基因,將會被陸續克隆和開展功能研究,從而為進一步闡明超級稻產量的遺傳基礎,并為基因輔助育種搭建理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