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湘江江畔橘子洲頭,璀璨的煙花每周末如約綻放在這里的夜空。每每賞及,總能深切感受到都市豐富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氛圍。這周末,同樣的美景,卻將記者的思緒,帶回幾天前到過的一個寧靜的山溝溝。此時此刻,駐守那里的一位紅色土壤守望者,會在做什么?
文石林,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湖南祁陽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祁陽站)副站長。1984年從華中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站里。他是進站最早的一批大學生中的一員,也是里面唯一堅守至今的一員。從青春少年樣樣紅,到五十知天命,他整整在這里呆了30年。
迷茫,卻不曾放棄過
祁陽站位于湖南省祁陽縣文富市鎮官山坪村的偏僻山溝。現在,這里建了簡易籃球場,連上了網絡寬帶,可滿足最基礎的物質文化生活???0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
他們住的是墻壁裂縫近四厘米寬的土磚房;用的是泥巴水,遇上干旱,還得到6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站里交通極不方便,距最近的火車站得步行7里路。遇上火車半夜到停祁陽縣,還得摸黑走7里路回實驗站。
與文石林同期來的有十余個大學生。面對這個荒郊野嶺的地方,大家對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前途,都萬分迷茫:從農村走出去上大學,現在又回到農村,物質文化生活幾乎沒有。更愁的是,他們面對的是被美國土壤學家預言將變成“紅色荒漠”的紅壤。
紅壤是什么?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天晴一塊銅,下雨一包膿”,路難走,田難種??茖W地說,就是易板結、生產力低下的酸性土壤。研究這樣的土壤,要出成果和效益,很困難??杉t壤是我國南方14個?。▍^)的主要土壤類型,總面積約21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近1/3的耕地面積。他們選擇這里,就必須肩負起將這片“荒漠”變良田的重任。
艱苦的環境就像個篩子,短短幾年,篩走了除文石林以外的同期其他大學生。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祁陽站主力中,他是少數出生外地的科技人員。
文石林也迷茫過,但祁陽站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他。當時的站長陳福興、科研骨干陳永安、張馬祥等人,家都在北京,可每年除回京開會外,他們都呆在站里。首任站長、工程院院士劉更另,每年也都回來好幾次。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間,老科學家們都從未離開過這里。耳濡目染下,文石林堅定了:“農業科研總需要有人在一線從事田間試驗和野外數據收集等工作,雖然這些研究難以發表高水平論文。”
30年里,文石林有很多次出國或到國內更好科研條件的地方工作的機會,但這片熱土愣是長在了他的心里,讓他始終都不舍離去。
1988年,他在澳大利亞攻讀研究生課程。1989年,澳大利亞政府可為在澳中國學生自動轉綠卡,只要文石林愿意,就能成為永久居民。那年代,澳大利亞平均工資是國內的80多倍,生活工作環境均很寬松,是國內很多人夢想的天堂??赏?2月,他還是回到了這個山溝溝。
文石林說,當時他不回國,將嚴重影響站里的中澳合作項目,他不能為了個人而斷送站里所有堅守者的科研機會。沒太多糾結,他回來了。
“不拋棄,不放棄”,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經典語錄,在一個基層科研者的行動里,如此真實。
深愛,卻不曾多陪伴
2005年,文石林遠在寧鄉農村老家的80歲父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他很想回家照顧父親,但站里的科研工作實在走不開。直到春節,他才回家呆了四五天。次年,父親病情惡化,文石林依然挪不出時間。在母親一遍遍地催促下,他才趕到病危父親床邊。盼兒許久的老父親,見到他的第二天就安詳地走了。每想起這段往事,文石林都十分傷感。
長期駐扎農村基地工作,找對象是站里的“公共難題”。遇到愛人王素霞,還是因為文石林生病在醫院打點滴的奇緣。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婚后他們把家安在了衡陽市。夫妻聚少離多,女兒是妻子一人帶大。有次,妻子和女兒同時感冒了,在診所打針時,妻子突然暈倒,將一旁的女兒嚇得嚎啕大哭。文石林得知后,忍不住偷偷抹淚。
作為兒子,他深愛父母。作為丈夫,他深愛妻子。作為父親,他深愛女兒。可為了這南方14個?。▍^)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紅土地,他沒有時間多陪伴至親。
文石林說,他甚至會害怕工作中偶爾出現的空暇時間——那會讓他的思緒飛回他深愛的親人那里。而這樣的思念,讓他滿是愧疚。
艱苦,卻不曾被壓倒
祁陽站科研條件簡陋、經費不足、信息閉塞、外出交流機會少,但艱苦的環境不曾壓倒這個執著的科研者。30年,文石林平均每年都在基地工作近250天。從整地、施肥到取樣分析,他都親力親為。白天,他是地里勞作的農民。晚上,他是挑燈夜戰的科學家。
文石林做了10年牧草引種及栽培研究,篩選出10多種適合南方紅壤丘陵區氣候與土壤特點的牧草品種。其中,通過國家牧草品種審定的“威恩圓葉決明”“邁爾斯羅頓豆”,解決了南方紅壤丘陵區長期缺乏當家豆科牧草的問題。他提出的牧草栽培管理技術及草畜綜合發展配套技術模式,累計推廣牧草400多萬畝,為農民增收9億多元,極大促進了南方紅壤丘陵區牧草產業的發展。
為了牧草科研,文石林在比祁陽基地更艱苦的冷水灘孟公山實驗基地呆了3年。那3年,只有3個人,每人10天一次輪值周邊1公里內都沒農戶的基地,采集數據,做飯的食材要到8公里外的集市購買。有天晚上,他在一個大渠道里洗澡,不小心被沖到過山涵洞里20多米的地方。
3年中,他們曾負責牧草水土流失效果試驗,需建一個大型徑流觀測場,可中澳合作項目實驗經費因故未及時到位。為了不錯過當年試驗的時間,文石林墊付了約4000元應急。那些錢,是他當時兩年的工資收入。
30年堅守,在紅色的大地上,文石林留下了閃光的足跡:先后獲得了“紅壤區草畜綜合發展配套技術”等省部級成果獎8項,發表論文50多篇,主編專著3部。因中澳合作項目中的杰出貢獻,他還獲了澳大利亞國際農業研究中心“John Dillon紀念獎”。2003年他任分管科技的副站長以來,只有十幾個人的祁陽站,共獲得12項省部級成果獎,站固定資產從八十多萬增加到一千多萬元。
目前,文石林主持著973項目子課題“紅壤酸化的機理及驅動因子研究”和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子課題“湖南稻區低產土壤障礙因子的消除與定向培育技術研究”,開始展開紅壤酸化機理及時空演變規律、低產田改良等方面的新研究。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