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科院茶葉所茶樹生理與營養團隊參與承擔的“西湖龍井茶產地識別同位素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在北京通過農業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該項目是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農產品真實性識別與質量安全追溯技術研究與示范(201203046)”七個子項目之一。
本項目對西湖龍井茶、錢塘龍井茶、越州龍井茶及其非龍井茶產地的扁形茶產地信息特征指紋識別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項目實施期間,茶葉所科研人員從全國扁形茶的生產區域采集分析代表性樣品,構建了一個由729個不同產地扁形茶中具有72個元素特征指紋的數據庫,同時構建了一個不同產地扁形茶的943種次生代謝產物的數據庫。研究發現,13C與157Gd/158Gd可以作為鑒別西湖龍井茶產品真偽的主要穩定性同位素溯源指標;提出了識別度在90%以上的西湖龍井茶產地溯源模型1套,形成了產地溯源同位素鑒別技術1套。研究成果在西湖龍井茶產區及浙江龍井茶產區的4家龍井茶生產企業中進行了示范應用。項目研究結果得到驗收組專家一致認可與好評。
“農產品真實性識別與質量安全追溯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2012-2016)由中國農科院質量與標準研究所主持,主要針對在特優農產品生產領域存在的仿冒產地品牌品種、摻假制假以及違法添加等問題,以茶葉(西湖龍井茶與普洱茶)、蜂蜜、蜂膠、品牌牛肉、有機豬肉等特優農產品為研究對象,建立基于電子標簽、指紋圖譜、特征指標分析等多種技術集成的農產品溯源、信息驗證和真偽識別技術,在農產品生產和供應鏈上進行示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