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4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我國首批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30%馬鈴薯全粉饅頭本月上市銷售。今年初,農業部宣布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預計到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由中國農科院研制的首批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30%馬鈴薯全粉饅頭本月在北京上市銷售。
自2013年農業部提出在我國實施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發展戰略近2年來,中國農科院加工所薯類科研團隊以開發適合于中國居民飲食習慣的馬鈴薯主食產品為目標,開展了馬鈴薯主食專用馬鈴薯品種篩選、配方與工藝、品質形成機理及營養素綜合評價等一系列的研究,不斷攻克了高占比馬鈴薯主食產品發酵難、成型難、易開裂、口感差等關鍵難題,突破了馬鈴薯主食加工過程中一系列技術關鍵和工藝,在完成馬鈴薯主食產品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實現了中試以及產業化生產,并將馬鈴薯與小麥粉復合饅頭中馬鈴薯的占比不斷提高,研制出馬鈴薯饅頭、面條、面包、米粉等第一代馬鈴薯主食產品。
今年初,農業部表示,將著力推進馬鈴薯主糧化開發,力爭實現目前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作為我國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糧食需求增量將達到1000億斤以上,但受耕地資源的約束和種植效益的影響,小麥、水稻等主糧品種繼續增產的空間變小、難度加大。而馬鈴薯屬于“省水、省肥、省藥、省勁兒”的“四省”作物。
和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相比,馬鈴薯除了含有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外,還有三大主糧所沒有的胡蘿卜素。此外,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