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加快推進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確定了100個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圍繞土壤質量、農業環境、植物保護等10個領域開展觀測任務。目前,已逐步構建起“金字塔”式的農業科學觀測體系。
這是記者24日從農業農村部召開的國家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的。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金字塔”式的農業科學觀測體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相關技術機構等單位建設,以農業科學觀測數據中心為“塔尖”、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為“中堅”、農業生態環境國控監測點為“塔基”,為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
據了解,我國已在31個省區市布設了4萬多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國控監測點,100個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持續開展長期定位觀測監測工作,11個科學數據中心已積累了海量基礎性數據和材料。
據悉,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開展土壤肥力長期定位觀測工作以來,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在南方紅壤改良、草地貪夜蛾等重大農業病蟲害預警、小麥條銹病有效防控及黃淮海區域中低產田治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的農業科學觀測研究隊伍。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圍繞科學問題、產業問題、方法問題加強統籌謀劃,進一步健全數據共享應用、分類評價考核等機制,加大基礎條件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推進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