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盡管我們已經實現了“吃得飽”,但要實現“吃得好”,就要牢牢把握保障食物安全的主動權,發展草地農業是一條可靠路徑。
保障食物安全,一是量的基本滿足。無論何時,必須保證自給90%以上的食物。每年世界糧食貿易量在2.5億噸,我國年消耗在5.5億噸以上。應該控制糧食貿易逆差不超世界出口量的1/5,占據內政外交的主動權。二是質的保證。我國糧食在直接食物中的消耗,由80年代城、鄉的400公斤、300公斤,降低到現在的120公斤、70公斤,這是肉蛋奶的貢獻。飲食結構的調整使得飼料資源成為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大力發展草地農業,充分發揮牧草的低耗高效優勢,以牛羊等草食家畜產品替代部分高耗糧型家畜產品是必由之路。
以草地農業保證食物安全。一是要把現代農業高效生產、精細化管理的理念,運用于牧區草牧業,在適宜區域建設高產高效人工草地、青貯飼料地,緩解生態壓力,增加高檔牛羊肉、奶食品供應。二是在南方草山草坡、棄耕地、勞動力缺乏區域,推動現代草牧業。勞動力少、價格高、地形復雜地區,發展黑麥草、紅豆草混播放牧型人工草地;勞動力多、適合機械化作業地區,發展貓尾草、飼用甜高粱、青貯玉米、苜蓿等高產飼草料基地,實行集約化草牧業。通過草地農業提高糧食當量,以草食家畜產品增加食物當量,減少飼料糧的消耗。
2012-2015年,中央財政在北方草原區每年建設50萬畝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極大促進了農業的精細化技術在草牧業的應用。2014年,中央財政又在南方十省區啟動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這樣的草地農業布局,保護了北方草原生態、減少了南方草山草坡的水土流失;極大緩解耕地荒棄、勞動力不足矛盾;現代草牧業生產高效發展;農牧民收入增加顯著。草地農業的巨大威力正在顯現。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