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9月15日,在湖北省鄂州市舉行的芝麻機收示范現場觀摩會上,經過植保無人機提前一周噴灑干燥劑后,當地農戶即可駕駛聯合收割機對芝麻試驗田進行快速收割。這意味著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與特色油料創新團隊成功攻克芝麻機械收割難題,開啟了國內芝麻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新時代。
據介紹,我國芝麻年總產量約70萬噸,占全球的15%;但年需求量為150萬噸,年需求進口量超過50%。為保障安全供給,迫切需要提高我國芝麻的生產能力。目前,在長江流域芝麻生產中普遍存在勞動力緊張、播期短等問題。
對此,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研究員張秀榮率領芝麻團隊,對芝麻機播、機收等生產技術開展試驗示范,成功研制出適宜機播、機收的品種和配套的農機農藝。通過“良種良法、農機農藝”的融合,芝麻畝產由10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左右,每畝增產最高可達20%。同時,全程機械化生產可節省成本13%以上,達到了節本增收的示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