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周文彬研究員領銜,在水稻中研究發現了水稻高產基因(OsDREB1C),能夠同時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可顯著提高作物產量,該因子還可使水稻提前抽穗,縮短生育期。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農科院獲悉,相關研究成果于7 月 22 日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志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
口糧絕對安全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預計到 2030 年我國人口將達 14.5 億,我國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產量須提高 20%才能滿足需求,不斷提高作物單產水平是解決糧食缺口的重要途徑。
該研究在作物中發現可協同調控多個重要生物學途徑的單一基因,使作物同時實現高產、早熟以及氮素高效利用,為作物高產和減少氮肥施用、實現“綠色高效”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對于未來作物新品種和新種質的培育以及大田栽培耕作模式的變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該研究結果是作物科學基礎研究領域取得的一項重要進展,未來,研究團隊將繼續強化基礎研究,同時深入開展該基因產業化應用研究,與國內相關研究團隊一起協同攻關,爭取該基因早日應用,培育高產新品種,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