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促進奶業技術國際交流合作 推動我國優質奶產業發展
5月3日-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美國奶業科學學會、新西蘭初級產業部中國奶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合成先生、新西蘭駐華大使Clare Fearnley女士、北京大學朱作言院士、新西蘭梅西大學和新西蘭皇家科學院Nigel French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李金祥先生、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女士、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勛先生、中國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與秘書長劉亞清女士、美國奶業科學學會主席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Geoff Dahl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秦玉昌研究員等嘉賓和專家出席了大會開幕式,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質檢中心等單位的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王加啟研究員主持。
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以“優質、健康”為標志的牛奶品質,是奶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長期以來,我國奶業基礎研究薄弱,科技儲備不足,在重大標準、核心專利、重要技術等關鍵控制點上長期處于跟跑或模仿狀態,導致在全球奶業貿易中處于劣勢,沒有話語權。因此,國際奶業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的交流研討,無疑是提升我國奶業質量安全的重大技術舉措。
目前,全球奶業生產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在牛奶品質提升的營養調控方面,不僅有基礎研究突破,而且有新產品的應用,瘤胃微生物組學、乳腺細胞生物學成為國際奶業前沿熱點。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法也正面臨著新的技術革命,在紅外光譜、全組分圖譜、耐藥性檢測等技術領域取得巨大進展。建立奶產品危害因子預警體系和安全生產規程已經成為全球各國防控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的主要途徑。美國頒布的“優質乳條例”《Grade “A” Pasteurized Milk Ordinance》嚴格規定了從飼料到原料奶、到加工及市場全過程的安全生產規程。因此,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國際奶業科技協同創新,聯合研究優質乳生產與質量控制方面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無疑將引領全球奶業發展的方向。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自2009年成功舉辦第一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以來,已連續舉辦五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已經成為推動中外奶業科技合作,了解國際奶業科技最新進展、加強國內外奶業同仁相聚交流的重要交流平臺。
第六屆“奶牛營養與牛奶質量”國際研討會以“振興奶業,優質發展”為主題,設有“研究生論壇”、“奶牛營養與牛奶品質”、“牛奶質量安全與法規標準”、“新西蘭優質乳創新”等專場。邀請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荷蘭等國家的近三十余位國際知名專家作精彩的專題報告,涉及奶牛營養學、微生物組學、細胞生物學、牛奶風險評估、活性物質評價等領域,深化奶業國際交流,加快我國奶業轉型升級,為奶業振興貢獻世界科技力量。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