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成功研發出一種無須核酸擴增的分子雜交試紙條定量分析技術,實現對乳品成分的精確定量檢測。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生物傳感與生物電子》上。
因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較高的市場價格,市面上不乏用牛奶冒充牦牛奶、駱駝奶等特色乳品的現象。
“‘核酸擴增’是用于檢測乳品成分的方法,該方法通常將乳品中的DNA或RNA進行擴增,以便更容易地檢測和分析。然而,目前常用的核酸擴增定性檢測方法操作復雜,難以實現準確地定量分析,無法滿足高效、精確的定量檢測需求。”論文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愛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乳品成分定量檢測方法,利用膠體金試紙條,無須核酸擴增。“本研究選擇牛乳品中含量豐富、穩定且具有種屬特異性的線粒體DNA作為檢測目標,設計了特異性單鏈DNA探針,并巧妙地利用聚合酶解鏈作用,實現了靶標DNA雙鏈的解旋以及探針與靶標DNA單鏈之間的高效結合。”陳愛亮說。
研究發現,此方法能夠檢測到乳品中體積比低至1%的牛奶成分。結合便攜式試紙條掃描儀,該方法還可以精確分析特色乳品中的牛奶含量。“這種無須核酸擴增的檢測方法,有效避免了傳統核酸擴增方法可能引發的氣溶膠污染問題,為乳品行業帶來了一種高效且準確的乳品成分定量檢測手段,為確保乳品質量和進行真偽鑒別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陳愛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