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即將到來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李寶聚擬提交一份《關于推進“三農”領域短視頻健康發展的提案》。
李寶聚表示,以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三農”視頻內容生產和傳播,對中國農村發展、鄉村振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傳播平臺、用戶群體均已有了一定的規模。以抖音為例,過去一年(2023年),抖音上共有10.2億個三農視頻,獲贊530億次。一年產出2778萬個農技視頻,總播放量達1206.2億次,已有1840名農技員入駐抖音,這些視頻的總數量同比增長153%,總時長同比增長152%。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短視頻用戶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168分鐘,成為占據人們網絡時間最長的領域。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短視頻作為“三農”題材內容創作和傳播的載體和手段,進一步豐富了互聯網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和價值。
然而,李寶聚在調研中發現,隨著“三農”領域短視頻爆款頻出,話題度和影響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視頻博主身份各異,不乏責任感低、利益性博主;平臺審核機制不健全,優質視頻呈現不足;視頻扶持及傳播途徑單一,低粉絲基礎優秀作品傳播受限。
為此,李寶聚建議:
一、提高準入門檻,注重專業素養。首先,平臺可以設立創作者認證制度,要求創作者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對創作者進行實名認證。這一舉措有助于篩選出具有創作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創作者,同時,實名認證也有助于加強對創作者的管理,保障平臺的良好運行。其次,平臺應與國家機關、研究機構、企業等展開合作,共同推動短視頻創作者與行業資源的整合,提高創作者的專業素養。同時平臺也可以繼續推出“新農人計劃”“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等幫扶措施,對創作者提供知識授課、參觀學習機會以及技能培訓,提升創作群體的創作能力和創作素養。此外,建立完善的評價和監督機制,對創作者的行為進行規范和引導。設立明確的評價標準,要求創作者遵循道德和法律規定,尊重事實,不得傳播虛假信息或誤導觀眾。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平臺應對創作者予以嚴肅處理。
二、完善平臺監管機制,營造良好網絡環境。首先短視頻平臺間要互聯互通,打破審核技術壁壘,技術升級與復審機制共建,實現精準審核。其次,建立并優化擇優降限監管機制,平臺可以為有資質的專家賬號開通“白名單”,通過平臺官方審核獲得“白名單”的賬號擁有更高的權威性和信任度,解決因平臺監管讓更多優質的視頻內容制作及傳播受限問題。同時引入舉報、投訴和其他負面評價機制,進一步凈化網絡空間,提升用戶自律,借助廣大用戶的力量收集良好的監管制度改進建議?;ヂ摼W短視頻平臺在內容監管審核層面任重道遠,唯有政策、平臺、用戶三方聯動,才能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短視頻平臺視頻的審核機制。
三、優化平臺激勵政策,支持優質作品傳播。首先,平臺應對優質、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三農”短視頻進行首頁推薦,設立獎勵機制,對具備優質創作能力的賬號給予流量扶持,幫助其提高曝光度,促進優質內容傳播。也可以與各大社交媒體、新聞客戶端等展開合作,將優質作品推廣到更多平臺,擴大其傳播范圍,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次設立專門的“三農”專家頻道,并對認證的“三農”專家賬號進行標注,且允許其視頻內容中使用專業性術語,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提高其視頻的可信度、專業性和權威性。此舉有助于農民更加信任和接受平臺上的技術指導,從而提高視頻的傳播效果,提高用戶粘性。此外,為優秀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賬號圍繞農業技術、政策解讀、市場分析等主題舉辦線上直播科普活動,使其與更多用戶互動,擴大其影響力。既有助于農民提高生產技能,又有助于推廣優質農產品,解決產品滯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