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科學報]為油菜育種注入新鮮血液
首家油菜基因資源超市免費開業
發布時間:2012-01-29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12年1月21日|作者:黃明明
“世界油菜看中國,中國油菜看湖北”,這是對湖北油菜優勢地位的生動描述。而今,在武漢,油菜領域有了新創舉。
近日,我國首個“油菜基因資源超市”在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陽邏基地開業。來自我國和世界28個國家的488份精選油菜遺傳多樣性優異基因資源,免費提供給國內油菜育種單位。
據悉,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目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油料中期種質資源庫,保存油料種質資源3萬余份,其中油菜種質資源8000余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基因資源是育種的基礎材料。油料資料庫是我們單位三代科研人員經過30多年的努力才建成的。”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種質資源研究室主任伍曉明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破解“近親繁殖”
我國油菜總產量和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長江油菜生產帶是世界上最著名,亦是最大的油菜生產帶。
1949年以來,我國經歷了3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規模油菜基因資源發掘利用。
第一次是日本和歐洲引進的高產抗病甘藍型油菜替代傳統種植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第二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低芥酸和低硫苷優質油菜基因資源的引進與利用,第三次是玻里馬細胞質不育系的發現與利用。
基因資源的成功利用帶來了我國油菜生產的大跨越,不僅平均畝產由1950年的33.6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125.1公斤,又提升了我國油菜的品質。
“隨著我國油菜育種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我們發現的很不好的趨勢是,‘近親繁殖’現象明顯,導致了新品種的單產放緩,很難進一步提升。”伍曉明指出,油菜育種領域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豐富育種親本遺傳背景。
在此背景下,自“十一五”以來,在農業部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和科技部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項目支持下,油料所開展了相關的建立工作。
形勢所需
伍曉明分析,當前農村的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如想通過推廣農村機械化來種植油菜,首先要克服油菜的抗倒伏、成熟期統一等問題,這些是以往的油菜品種中所沒有涉及的。
此外,由于農業生產中肥料施用較多,造成了環境污染,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需要著眼于培育礦物元素高效利用的品種。
“新時期的農業問題表現為很多方面,希望在新品種的培育中,能利用基因資源的多樣性,迎合新時期農村發展、環境以及食品安全等整體發展的需求。”伍曉明表示。
對此,此次供全國各油菜育種單位自主挑選、免費利用的油菜基因資源中,具有早熟、大粒、高油、抗倒伏、氮磷高效、抗病蟲等不同特性。
“育種不僅僅是科學和技術的問題,更是個藝術的問題。同樣的基因資源,可能在不同的育種家手中會有不同的價值,他們眼中的基因資源亦有不同的需求。”伍曉明表示,此次的“油菜基因資源超市”在提供性狀信息的同時,也展示了實物的資源,便于育種專家直觀了解不同基因資源的特點。
據悉,在開業當天,全國主要的油菜育種專家都參與其中,當天預訂了超過1500份基因資源。
伍曉明透露,這會作為一個公益性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常態化進行,下一步還將開通“網上超市”,進一步方便交流。
目前,油菜基因資源的提供是第一步,花生、向日葵、芝麻、葵花、蓖麻等其他油料作物的基因資源會跟進開放。
近日,我國首個“油菜基因資源超市”在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陽邏基地開業。來自我國和世界28個國家的488份精選油菜遺傳多樣性優異基因資源,免費提供給國內油菜育種單位。
據悉,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目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油料中期種質資源庫,保存油料種質資源3萬余份,其中油菜種質資源8000余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基因資源是育種的基礎材料。油料資料庫是我們單位三代科研人員經過30多年的努力才建成的。”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種質資源研究室主任伍曉明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破解“近親繁殖”
我國油菜總產量和面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長江油菜生產帶是世界上最著名,亦是最大的油菜生產帶。
1949年以來,我國經歷了3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大規模油菜基因資源發掘利用。
第一次是日本和歐洲引進的高產抗病甘藍型油菜替代傳統種植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第二次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低芥酸和低硫苷優質油菜基因資源的引進與利用,第三次是玻里馬細胞質不育系的發現與利用。
基因資源的成功利用帶來了我國油菜生產的大跨越,不僅平均畝產由1950年的33.6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125.1公斤,又提升了我國油菜的品質。
“隨著我國油菜育種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我們發現的很不好的趨勢是,‘近親繁殖’現象明顯,導致了新品種的單產放緩,很難進一步提升。”伍曉明指出,油菜育種領域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豐富育種親本遺傳背景。
在此背景下,自“十一五”以來,在農業部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和科技部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項目支持下,油料所開展了相關的建立工作。
形勢所需
伍曉明分析,當前農村的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如想通過推廣農村機械化來種植油菜,首先要克服油菜的抗倒伏、成熟期統一等問題,這些是以往的油菜品種中所沒有涉及的。
此外,由于農業生產中肥料施用較多,造成了環境污染,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需要著眼于培育礦物元素高效利用的品種。
“新時期的農業問題表現為很多方面,希望在新品種的培育中,能利用基因資源的多樣性,迎合新時期農村發展、環境以及食品安全等整體發展的需求。”伍曉明表示。
對此,此次供全國各油菜育種單位自主挑選、免費利用的油菜基因資源中,具有早熟、大粒、高油、抗倒伏、氮磷高效、抗病蟲等不同特性。
“育種不僅僅是科學和技術的問題,更是個藝術的問題。同樣的基因資源,可能在不同的育種家手中會有不同的價值,他們眼中的基因資源亦有不同的需求。”伍曉明表示,此次的“油菜基因資源超市”在提供性狀信息的同時,也展示了實物的資源,便于育種專家直觀了解不同基因資源的特點。
據悉,在開業當天,全國主要的油菜育種專家都參與其中,當天預訂了超過1500份基因資源。
伍曉明透露,這會作為一個公益性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常態化進行,下一步還將開通“網上超市”,進一步方便交流。
目前,油菜基因資源的提供是第一步,花生、向日葵、芝麻、葵花、蓖麻等其他油料作物的基因資源會跟進開放。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