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柳州市和三江侗族自治縣結合市茶葉產業人才小高地、市雙百人才工程以及財政、科技、市政協重點提案專項等項目實施,不斷深化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茶所)、中國茶葉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多領域、多方位合作,為柳州市和三江縣茶產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注入科技新動能,提供茶葉全產業鏈科技支撐,助推柳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柳州綠色茶園。
在專家指導下,柳州市立項實施了《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科技攻關項目,創新“六個一”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引進多種綠色農資開展研究示范與推廣應用,制定《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柳州市團體標準,技術成果獲得廣西農牧漁業豐收三等獎,帶動輻射茶葉主產縣三江縣應用面積達13余萬畝,其中,綠色食品(A級)認證覆蓋面積達12.8萬畝,三江縣被評為“2020年度茶業生態建設十強縣”。收集保存并建設地方茶樹種質資源圃3個,其中,三江縣多耶樓茶業有限公司建設的茶樹種質資源圃被廣西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廣西茶樹種質資源圃(三江),選育出“多耶樓1號”“多耶樓2號”等三江本土新品種并首次獲得農業農村部授予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證書。全市茶葉加工技術全面提升,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產品品質逐年提升、產品花色不斷豐富,在國內名優茶評比中累計獲獎數超過300余項。2022-2023年,在三江縣建立江用文研究員、鄧余良高級農藝師等中茶所專家工作站,名優綠茶提質加工技術、工夫紅茶精準化加工技術等多項科技成果落地三江,助力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柳州綠色生態茶產業。
在茶業經濟、文化等專家的指導下,三江縣深入挖掘“侗寨五娘”民俗茶文化,創建演播式、沉浸式茶文化餐廳,推動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先后舉辦2018·中國茶業科技年會、第五屆全國農業行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賽項決賽等茶界盛會,著力做好“三茶統籌”文章,全面擦亮三江“茶品牌”,持續增強“三江早春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協同創建“區域+企業+產品”品牌打造模式。“三江早春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三江縣先后榮獲“全國茶業百強縣”“茶業助力鄉村振興示范縣域”等榮譽稱號。
專家指導柳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中茶所和學會不僅為柳州茶產業持續提供科技支持,還為柳州茶產業培養了一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創新“導師制”指導培育“三江青茶”儲備人才50余人,培訓基層技術人才1500余人次。通過專項技術培訓指導,柳州市2人獲得“全國農業技術能手”、3人獲得“廣西技術能手”、6人獲得“廣西農業技術能手”、9人獲得“八桂農匠”等榮譽稱號。